大约有2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0,320项。(搜索耗时:0.0371秒) [XML]

61. 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神秘与波折 [100%]

...贼之手。古文字古史学家商承祚有云“长沙盗墓甚炽”,为一时风气,盗墓群体中也不乏文物发掘技术的高手。当时盗墓的四个农民,姓名都还有记录。叫任全生、漆孝忠、李光远、胡德兴。这四个人后来都被收编为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的技工。而当时盗墓之人,俗称“土夫子”,最喜铜器漆器木器,而于织物大约以为不值一提。四个人随手将此缯书附送而与几件...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17 09:54:00 Catid:495 Status:6

62. 意大利返还中国文物抵京 [100%]

4月10日,北京海关人员在为文物办理核放手续。 当日,意大利返还中国的796件套流失文物抵达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为此举办专题展览。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4月10日,物流运输人员将通关后的文物装车。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4月10日,物流运输人员将通关后的文物装车。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4月10日,在北京海关人员的现场...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11 01:29:47 Catid:493 Status:6

63. 光明日报: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100%]

原标题: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开厚重的宫门,让公众看到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文物的修复技艺,展现了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2-21 01:27:54 Catid:484 Status:6

64. 流失国外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之大都会博物馆藏(二) [100%]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它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流失国外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之大都会博物馆藏(一) &nbs...

标签:青花 中国 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8-01-11 11:43:17 Catid:495 Status:6

65. 国家文物局:到2022年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 [100%]

...的综合体,石窟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做好“十四五”时期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明确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石窟寺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安全防范能力持续提升。 规...

标签:国家文物局 石窟寺 发布日期:2021-12-09 10:19:34 Catid:565 Status:6

66. 国家发改委:将对三星堆等重要遗址遗迹保护予以资金支持 [100%]

中国发展网讯 11月3日,国新办就“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对三星堆等重要遗址遗迹保护予以资金支持。 欧晓理称,文物保护利用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到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软实力水平。在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时,对文物工作的安排部署篇...

标签: 发布日期:2021-11-03 04:06:02 Catid:26 Status:6

67. 大沽口炮台文物价值传播暨遗址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学术会议召开 [10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敏报道 11月24日,以馆藏文物“大沽铁钟”作为天津市唯一展品入展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为契机,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承办的大沽口炮台文物价值传播暨遗址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学术...

标签: 发布日期:2019-11-24 06:26:36 Catid:1828 Status:6

68. 甘肃:不断夯实敦煌文化遗产数字根基 [100%]

...项目组了解到,敦煌研究院经过近30年的数字化保护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施了敦煌石窟数字保护,截至目前已经完成29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壁画图像处理,45身彩塑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形成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 “通过进一步加强数字敦煌项目的持续建设,形成完整有序并能永久保存、永续利...

标签:数字敦煌项目 发布日期:2023-10-31 02:20:13 Catid:1830 Status:6

69. 归国文物西周青铜“虎鎣”亮相国博 [100%]

...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首次与国内广大观众见面。 据专家研究鉴定,“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虎鎣”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祖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1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30 01:30:09 Catid:493 Status:6

70. “十二生肖文化遗珍”亮相上海大世界 17日正式对外开放 [100%]

...,有可能是通过当时的十三行通商渠道流传到海外,由藏家继承祖上产业所得,近年来藏家将文物捐赠回国进行展览。中国十二生肖铜像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孤品,蕴含了中国各民族高超的技艺,卓越的智慧和独到的审美情趣,是研究中国民族历史的珍贵资料。在国家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下,组织了多位知名文物及文化专家进行了系统的修缮。”

标签:铜像 十二生肖 中国 机器人 发布日期:2017-09-11 03:12:29 Catid:481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