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4,414项。(搜索耗时:0.0745秒) [XML]

681. 青浦国庆稻开镰,沪民有望吃上新大米 [100%]

...通单季稻提前了近2个月,可以让广大市民在国庆节前夕就能吃上今年新大米。2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不断滚入机器,金灿灿的稻谷在收割机尾部喷涌而出。基地种植的国庆稻品种为“松早香1号”,这个品种的大米具有籽粒圆润、米饭色泽晶莹透亮、口感柔软有弹性、香味浓郁、冷饭软而不硬等特点。今年的国庆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稻谷800斤以上,经...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25 05:25:45 Catid:478 Status:6

682. 韶关市仁化县10项活动迎“中国农民丰收节” [100%]

...村、古树、古井、古祠堂遍布,远眺就是广东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村内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现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中,届时,巨大的各式水果搭成的小山一样大的”沙田柚“造型,祠堂前的池塘里将漂浮起一个巨大的”丰“字,与周围挂满大红灯笼古村营造出浓浓的丰收景象。

标签:广东韶关 农民丰收 发布日期:2019-09-18 03:34:18 Catid:1828 Status:6

683. 云南寻甸:丰收时节田野欢歌 [100%]

...县在七星镇鲁古村举行庆祝丰收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9月15日,人们在稻田里参加摸鱼比赛。 金秋时节,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在七星镇鲁古村举行庆祝丰收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16 01:27:52 Catid:493 Status:6

684. 荒土换青山 林海淘真金——延安退耕还林20载造就绿色奇迹 [100%]

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的稻田(2017年9月12日无人机拍摄)。20年间,在曾经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一场由黄到绿的生态巨变悄然发生。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作为源起之地的陕西省延安市,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参与其中,他们不仅改变了黄土高原千百年来的面貌,还从千万亩林海中走出致富路。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延安市宜...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03 07:28:06 Catid:493 Status:6

685. 稻鱼、稻鳖共养迎丰收 [100%]

...田实现了增产增值。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9月3日,合作社负责人孙建龙在稻田里抓起一条乌鳢鱼查看长势。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9月3日,农技专家(左、中)在稻鳖共养的水田里查看合作社放养的中华鳖的长势。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9月3日,合作社负责人孙建龙(左)在仓库打包“绿色”稻米。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03 04:29:01 Catid:493 Status:6

686. 湖北沙洋:致富能手王运禹 [100%]

...>2015年,根据王运禹家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身条件,工作组建议他将10亩耕地实行产业转行。5亩稻田挖虾池,搞稻虾连作;5亩种植优质稻,待优质稻收割后再种蚕豆。这一措施得到了王运禹和妻子的认可。于是,帮扶责任人在贫困户享受政策范围内,又为王运禹免费提供了蚕豆种和肥料,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一周进行一次现场免费指导。看到帮扶人和技术员这么热心,二人抛...

标签:湖北沙洋 发布日期:2019-09-02 01:36:38 Catid:1159 Status:6

687. 铭记历史 永续精神——写在第74个日本投降纪念日 [100%]

...(滇西抗战纪念馆供图) 这是陕西延安南泥湾的金色稻田(2018年9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8-15 05:28:15 Catid:493 Status:6

688. 勿忘国耻!74年前的今天,日本战败投降 [100%]

...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费)。安倍本人并未露面,祭祀费由自民党总裁特别助理稻田朋美代为献上。 此外,今年是他连续第七年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

标签:日本 安倍晋三 日本投降 玉串料 靖国神社 发布日期:2019-08-15 01:20:39 Catid:565 Status:6

689. 日本战败74周年纪念日,安倍连续7年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 [100%]

...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费)。安倍本人并未露面,祭祀费由自民党总裁特别助理稻田朋美代为献上。 此外,今年是他连续第七年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

标签:安倍 靖国神社 发布日期:2019-08-15 12:11:54 Catid:565 Status:6

690. 河南固始县徐集乡 易地搬迁“搬出”美好新生活 [100%]

...付营组贫困户杨家贵,全家6口人,原来住房极其破旧。在村党支部帮助下,他边利用责任田搞稻田养虾,边发挥自己会房屋装璜的特长,每月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 目前,徐集乡73个易地搬迁户中,有42人在扶贫车间上班,年收入1万至3万元;光伏发电受益28人,投身特色产业145人,个人就业49人,后续帮扶工作有声有色。

标签:贫困户 发布日期:2019-07-30 10:21:16 Catid:56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