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4,414项。(搜索耗时:0.1488秒) [XML]

681.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100%]

...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我国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量子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同批科学实验卫星此前已成功发射过的有暗物质卫星“悟空”和“...

标签:量子实验卫星 发布日期:2016-08-16 07:51:00 Catid:565 Status:6

682. 从咸菜小镇到“科学之城”,硬核张江这样炼成 [100%]

...目前进展顺利,计划明年出光。”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峥嵘告诉记者,这一装置建成后,学家对微观世界的研究能力,将从拍“分子照片”提升到“拍分子电影”的水平。 数据显示,张江建成、在建、拟建的大科学装置达到12个,将形成全球领先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创新策源能力。 张江的韧性和潜力的底气还来自愈发集聚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24-11-22 10:04:54 Catid:566 Status:6

683. 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100%]

...村宪树以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分别致辞,来自34个国际组织和国别组织以及顶尖学家协会向大会发来贺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主持。 万钢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

标签:科技创新 科技合作 经济复苏 发布日期:2020-11-09 06:21:11 Catid:565 Status:6

684. 中国学家研究成果证实:“红光”也会影响小鼠睡眠 [100%]

在夜间,照度大于等于20 lx的红光照射与白光相似,可以诱导小鼠进入睡眠状态;而当照度降低到10 lx时,红光不再影响小鼠的睡眠-觉醒行为,而白光仍然能够诱导小鼠进入睡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下,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黄志力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带领学...

标签:睡眠 红光 研究 夜间 发布日期:2017-08-03 04:26:23 Catid:484 Status:6

685. 【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100%]

...片" />资料图片 合作媒体:腾讯微博栏目主持人:邓飞 新闻源:10月5日,85岁的中国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她曾获拉斯克奖,是中国学家首次获该奖;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三无”学家。 经过调查研究后,确认屠呦呦为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段郎说事...

标签:屠呦呦 诺贝尔医学奖 发布日期:2015-10-10 11:39:00 Catid:565 Status:6

686. 你能听懂的相对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谈——记《爱因斯坦传》读书分享会 [100%]

...民族积贫积弱、受尽欺辱的一百多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致使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学家避居美国,从而导致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这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今天的崛起,与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我们能像当年美国媒体狂热报道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那样,来关注我国的学家与他们的科研成果。 除了对...

标签:爱因斯坦传 发布日期:2019-01-15 02:48:21 Catid:1388 Status:6

687. 应用在手边的诺贝尔奖 [100%]

...就是一直没有得——直到今年。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终于给到了锂电池领域。美国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裔美国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与日本学家吉野彰共同获得此奖。 古迪纳夫今年已经97岁,他也刷新了诺奖得主的最高龄纪录。 他们找到的材料至今仍是主流 如果没有锂离子电池,出门在外,你恐怕得为手机准备上一...

标签:诺贝尔奖 科技 发布日期:2019-10-13 05:25:41 Catid:565 Status:6

688. “天琴一号”发射成功,“天琴”将奏何妙音? [100%]

...一种电磁波。而如果房子本身形状发生了改变,则是引力波的作用。”罗俊说。 中国学家正在进行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天琴计划”,其原理是:由于引力波会造成时空的变化,导致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引力波到达时,会造成一个方向压缩,另一个方向拉伸,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精确测量引力波天文台三颗卫星组成的等边三角形之间距离...

标签:卫星 引力波 发布日期:2019-12-21 01:57:42 Catid:1830 Status:6

689. 2019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在广东科学中心拉开帷幕 [100%]

...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和生,香港大学空间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著名学家苏萌等科技大咖以及十多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企业与公众共享了一场精彩纷呈科技盛宴。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劳炽红,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詹德村,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等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活动周。

标签:科技创新周 发布日期:2019-05-20 02:15:06 Catid:565 Status:6

690. 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 成25年第二个获此奖者 [100%]

...大学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获颁“求是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二位获此奖项的学家。 在求是科技基金会创立25周年之际,今年的“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97岁的杨振宁。此前仅有“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获此奖项。杨振宁表示,他还记得1993年在查懋声先生的家中与陈省身等几位学家商量设立这一奖项的情形。他参加过历次求是奖的颁奖,...

标签:杨振宁 发布日期:2019-09-23 08:03:37 Catid:56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