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4,011项。(搜索耗时:0.0643秒) [XML]

671. 中国学家领衔团队发现大豆高产高质关键基因 [100%]

新华社杭州6月5日电(记者朱涵)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专家领衔的多国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控制大豆籽粒大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这项发现对于通过分子育种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寿惠霞教授介绍,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在进化上,野生大豆籽粒小、含油量低、蛋白质含量...

标签:大豆产量 发布日期:2020-06-05 10:24:49 Catid:565 Status:6

672. 美《科学》杂志评选出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100%]

...角”)的图像,有望提供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线索。 古生菌或为人类终极祖先:日本学家在一种培育的古生菌中发现了此前被认为仅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的基因,为研究人类的终极祖先提供线索。 囊性纤维化新药获批:美药管局批准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新药Trikafta,但每年超过30万美元的药费令人生畏。

标签:科学 发布日期:2019-12-21 12:57:45 Catid:1830 Status:6

673. 中德科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双边研讨会 [100%]

...湖校区开幕。两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北京宣言》,共同倡议加强基础研究,并提出建立青年学家高层次交流平台,承诺进一步加强两国科学院的互信、共识与合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9月9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中)在回答年轻学生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9月9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听取年轻学生的提问。新...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10 09:27:59 Catid:493 Status:6

674. 我国学家发现耳聋致病机制 [100%]

本报杭州9月10日专电(驻浙记者蒋萍通讯员柯溢能刘海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管敏鑫教授和陈烨研究员共同主导的一项研究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得到了线粒体tRNA转录后修饰基因mtu1缺陷的斑马鱼模型,并从生化、细胞、整体等多层次深入探究mtu1基因缺陷的影响,以全面的研究视角阐明耳聋“元凶”mtu1的分子致病机制,为遗传性耳聋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9-11 04:49:24 Catid:478 Status:6

675. 我国开展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100%]

...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魏泽勋担任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学家。考察队还邀请了法国、美国等国的学家在海洋、环境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20 09:32:07 Catid:478 Status:6

676. 松江一中高中生走进辰山植物园开启植物科学探索之旅 [100%]

...p>经过前期的激烈竞争和双向选择,松江一中37名优秀的高一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辰山“2018准学家培养计划” 项目的培养对象。暑期他们将在上海辰山植物园16名科学导师的指导下,走进科研楼或实验基地,开启植物科研探索之旅。与去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的“准学家培养计划”采用“一对一”的研究生式的培养模式,每名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探究性小课题,因此,37个...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6-08 07:00:29 Catid:478 Status:6

677. 贵州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宣讲在花溪大学城举行 [100%]

贵州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宣讲在花溪大学城举行 2017-12-6 06:37:12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曾帅     本报讯(记者曾帅)近日,贵州省2017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宣讲报告会在花溪大学城举行,全国著名天文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为来自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及8所高校的1300余人做了...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6 07:01:54 Catid:478 Status:6

678.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逝世 [100%]

...1_7661621821.jpg" />  10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学家、战略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因病于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把毕生精力献...

标签:师昌绪 科学技术 最高 发布日期:2014-11-11 06:27:15 Catid:565 Status:6

679. 学家发现宇宙“暴涨期”首个直接证据 [100%]

  本报洛杉矶3月18日电 (记者陈一鸣)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观测到宇宙诞生初期急剧膨胀的首个直接证据。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大爆炸后不到1秒的时间里膨胀了10的78次方倍,这一过程被称为“暴涨期”。大爆炸形成的“最古老的光”穿越漫长时空,成为均匀散...

标签:宇宙 大爆炸 暴涨 发布日期:2014-03-19 06:26:16 Catid:1159 Status:6

680. 覃重军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要做就做“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 [100%]

...在覃重军异想天开地思索,能否把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人工减少到1条之前,全世界上万学家已发表了几十万篇有关酿酒酵母的论文,这当中并没有他的一篇文章。然而,在被专业同行忽视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简约化生命——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这是继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之后,中...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5-13 09:20:22 Catid:478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