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2,141项。(搜索耗时:0.0396秒) [XML]

51. 通讯:“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朝鲜最优秀的音乐人才”——金元均音乐综合大学见闻 [100%]

4月4日,在朝鲜平壤的金元均音乐综合大学,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 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4月4日,在朝鲜平壤的金元均音乐综合大学,民族乐器系的学生金秀香在教师崔明姬指导下弹奏朝鲜民族乐器伽倻琴。 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4月4日,在朝鲜平壤的金元均音乐综合大学,新生接...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13 01:29:01 Catid:493 Status:6

52. 新疆贫困地区女性就业脱贫见闻:从“灶台边”到“半边天” [100%]

中新社新疆喀什9月30日电 题:新疆贫困地区女性就业见闻:从“灶台边”到“半边天” 作者 胡嘉琛 工作日,25岁的祖丽皮亚·买买提在地毯厂熟练地拿着针线为丝线打结。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的一个地毯厂内,祖丽皮亚·买买提30日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的生活会很困难。” 祖丽皮亚·买买提...

标签:脱贫 新疆贫困地区 发布日期:2020-09-30 10:41:17 Catid:1830 Status:6

53. 情同一家,守望相助,共奔小康——内蒙古兴安盟巴彦敖包嘎查民族团结见闻 [100%]

4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村民在乡村文化广场跳安代舞。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4月17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傣族媳妇杨丽(左)和婆婆一起做晚饭。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这是4月17日无人机拍摄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敖包嘎查的村民在跳安代舞。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20 01:30:43 Catid:493 Status:6

54. “桃花源”里话丰年 ——帕米尔山区一处扶贫搬迁点见闻 [100%]

新华社记者于涛、高晗 一片桃花盛开在山间绿洲之中,在芳菲掩映下,屋舍俨然、流水潺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俨然一个“桃花源”景象。这里是新疆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阿依尕特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2019年,最后一批村民也搬进了这座现代化新村,实现了整村下迁。 阿依尕特村原来是个山区牧民村,人们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村...

标签: 发布日期:2020-04-29 05:16:18 Catid:1830 Status:6

55. 吉林秋收一线见闻:玉米水稻收获忙 [100%]

进入金秋十月,产粮大省吉林迎来了繁忙的收获季节,记者走访多个粮食主产区看到,大型农机开进田间,农民抢抓农时,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吉林省农安县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在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鸰村,田野里一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隆隆作响,收割机缓缓走过,秸秆一片片随之倒下,一根根玉米棒很快就被收进翻斗内。 “东白鸰村共有2000多公顷土地...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21 09:50:58 Catid:566 Status:6

56. 记者手记:“这里处处弥漫着南极的气息”——“南极门户”霍巴特见闻 [100%]

霍巴特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素有“南极门户”之称(11月17日摄)。搭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将于当地时间18日晚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继续向南极大陆挺进。靠港期间,记者曾走进霍巴特,感受这座有着“南极门户”之称的城市。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这是霍巴特富兰克林广场上的英国北极探险家约翰·富兰...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1-19 03:16:23 Catid:493 Status:6

57. 为了亿万个家庭的“真便利”——医保个账跨省共济落地见闻 [100%]

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作的王先生开通医保钱包,向居住在河南省信阳市的父亲转了一笔钱。 “通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父母在老家可以用我医保卡里面的钱,我也能多尽点孝心。”王先生的父亲年过七旬,日常慢性病药物开销不小,医保跨省共济,让他们父子俩可以共用一个账户的余额。 苏州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

标签: 发布日期:2025-01-17 01:16:36 Catid:2187 Status:6

58. 上海老旧房屋“留改拆”见闻 [100%]

新华社上海10月7日电题:上海老旧房屋“留改拆”见闻新华社记者郑钧天从“一小区一方案”到“一楼一方案”,上海正按照“留改拆”并举的方针,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多模式并举”,努力走出一条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大居建设和住房保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的新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宜川二村184号,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典型老年公...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08 08:18:45 Catid:478 Status:6

59. 津郊秋收见闻: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推动小站稻丰产增收 [100%]

新华社天津10月23日电(记者刘惟真)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小营盘村今年种植的1000余亩小站稻近日迎来丰收,收割机在稻浪中穿梭,新收的稻谷堆放在地上,阳光下满眼是璀璨的金黄。 村民苏女士早已搬离村庄,这两天特意回到村子,一次买了10盒新稻米。“走多远都惦记着这里的米香,除了自家吃,还准备送些给亲戚朋友。”她说。 正值秋收时节,不少...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24 09:35:17 Catid:566 Status:6

60. 山东济南垃圾填埋场“整容”见闻:“伤疤”变“绿肺” [100%]

新华社济南9月21日电(记者张力元)一座城市10余年的生活垃圾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给出了一个答案:“山体公园”。 茂盛的树木、平整的草地、干净的石板路和观景台……在山东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一厂内,有一个高36米的“山体公园”。“1998年到2011年,济南居民扔的生活垃圾都在咱们脚下,总共630万吨。”...

标签:山东济南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 发布日期:2020-09-21 08:30:07 Catid:2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