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673项。(搜索耗时:0.1034秒) [XML]

571. 中英首个联合研究生院开启博士生培养 [100%]

...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院校。著名的经济学之父、《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著名物理学家、热力学温标概念首先提出者开尔文,世界著名工程学家,蒸汽机的改良者詹姆斯•瓦特,经典电动力学创始人麦克斯韦等都是该校校友。

标签:南开大学 中英硕士 联合研究生院 国际研究生 发布日期:2019-06-27 03:31:10 Catid:1159 Status:6

572. 2024青岛·港澳科技金融大会在青举行 [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融发集团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向大会致贺信。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教授出席并致辞,他提出,香港将继续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山东和香港合作紧密,双方正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希望与会专家代表借此机会加强交流学习,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9-09 04:32:28 Catid:1926 Status:6

573. 2021重庆英才大会: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100%]

...能力,两者强强结合,是展开科研工作的理想平台。 而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物理学家科斯提亚•诺沃肖洛夫任名誉院长的诺贝尔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也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落户生根。 据了解,学院重点建设运营有六大实验室,专注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应用、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开放的两江,...

标签: 发布日期:2021-11-22 03:30:43 Catid:734 Status:6

574. 太空实验将不再是航天员的“专利”!普通人也可申报 [100%]

...项目主要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与空间环境、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空间应用新技术、航天医学、航天技术试验等领域和方向。由于空间站的建造是按照核心舱、实验舱Ⅰ、实验舱Ⅱ的顺序发射的,每个舱装载有不同学科的研究装置和设施,而且将在轨运行10年以上,因此将依...

标签:太空实验 宇航员 发布日期:2019-08-15 12:12:39 Catid:565 Status:6

575. 奔跑中开拓生命科学蓝海 [100%]

...” 博士后阶段,李林的研究方向转向分子生物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物物理系,他倍加珍惜难得的深造机会,废寝忘食,经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学习到深夜。“STOP!STOP!每次都需要强迫自己停下来,否则会一直做下去。”美国两年的收获,是他在权威生物学杂志《JBC》上发了8篇文章,以及一笔意外小财——回国后他收到了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

标签:科创 科技 实验室 上海 工作 发布日期:2017-07-24 09:37:50 Catid:496 Status:6

576. 脑梗脑中风患者有福了,中德将在沪共建德国金标准卒中康复中心 [100%]

...,以患者为中心,定制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在该康复中心,除了常规的医生与护士外,还有物理和职业理疗师、言语病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家、营养学家和社工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服务,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与评估,并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干预与治疗。强强联合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作为卒中疾病领域的领跑者,勃林格殷格翰在脑卒中的预...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11 03:50:47 Catid:926 Status:6

577. 致敬与传承!杨元庆将个人捐资建设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命名为“周光召楼” [100%]

...,想以周光召命名少年班学院楼,首先是出于对光召先生的敬意与感谢。 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光召先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身上那种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令人崇敬。“而我更感念光召先生的,是他以开明的思想和果敢的担当,为后辈所辟道路之宽广、所谋发展之长远、所勖追求之无止境。”杨元庆在致辞中说。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9-23 03:17:46 Catid:1940 Status:6

578. 开放共享 让大型科研仪器“忙”起来 [100%]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端电子显微镜50%以上的机时由青年科学家使用。通过高端电子显微镜服务,该所2021年度取得26篇SCI论文成果,其中16篇由青年科学家完成,占60%以上。 这不是个例。如今,青年科研人员已成为中科院1万多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的主要用户。 “通过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破除稀缺资源垄断,让青年科研人员能够找得着、用...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2-10 10:17:46 Catid:1830 Status:6

579. “造太阳的人”钟武律: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第二个太阳? [100%]

...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中国之声独家专访了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钟武律。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第二个太阳?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核心温度大概在1500万度~2000万度,而地球上的金属材料在1000度左右就会融化。钟武律介绍,中国的“人造太阳”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个能...

标签:人造太阳 HL-2M 核聚变堆 发布日期:2020-12-07 12:46:42 Catid:25 Status:6

580. 页岩油气“魔瓶”开启页岩地震美国频现 [100%]

...即可发散到数十公里,这比学者们以前预想的要大得多”。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地球物理学家阿尔特·马克·加尔在此次安克雷奇市会议发言时谈到,注水量是影响地震幅度的因素,而注水频率则是影响地震发生次数的重要因素。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近4年来,他们已经记录到约450次里氏3级和3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100多次。而在1970~2000年观测期间,类...

标签:地震 页岩 美国 发布日期:2014-05-17 07:48:03 Catid:2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