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734项。(搜索耗时:0.0925秒) [XML]

511. 制浆废液里有“秘方” 可成水稻营养液 [100%]

...结构及分子量与水稻促生长、抗逆作用的关系。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环境领域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据了解,造纸废水指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制浆蒸煮废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与纸机白水等,是各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杨越超教授课题组采用超过滤法,将造纸黑液中的复杂有机质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了分级,并通过高分辨率...

标签:制浆废液 水稻营养液 发布日期:2019-12-13 11:44:27 Catid:1830 Status:6

512. 补充酮或可对抗阿尔茨海默病 [100%]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海英)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期刊《神经科学杂志》9日刊发的一项小鼠模型研究表明,一种保护性蛋白水平降低,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进而造成小鼠神经元网络活动异常,而通过饮食干预手段补充酮,则有助于恢复该蛋白水平,抑制小鼠神经网络活跃度,并降低死亡率。 线粒体功能受损和神经网...

标签:酮 阿尔茨海默病 发布日期:2019-12-12 05:18:28 Catid:1830 Status:6

513. 久杀不灭的幽门螺杆菌有了新克星 [100%]

...的抗菌效果。而且它非常“聪明”,作用专一,不易产生耐药,安全性高。该成果日前在期刊《抗菌制剂与化疗》上发表。 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万例,其中50万例新发在中国,近20万人被胃癌夺去生命。作为引起胃癌的“元凶”之一,世界上约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在中国人群感染率更是高达60%。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广泛性、致病的严重性...

标签:幽门螺杆菌 新克星 发布日期:2019-12-09 03:13:36 Catid:1830 Status:6

514. 4D打印封堵器 修补完心脏“漏洞”就消失 [100%]

...器?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冷劲松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的一篇题为《4D打印可生物降解及远程驱动控制的形状记忆封堵装置》的学术文章,从医工结合角度给出肯定的答案。 统计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约占临床各种常见先天性异常疾病的28%。我国每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新增病例超过10万例。其中,...

标签:4D打印 心脏“漏洞” 发布日期:2019-12-09 03:09:03 Catid:1830 Status:6

515. 新方法揭示石墨烯超导材料原子排列 [100%]

...开发零能耗的超高速信息处理纳米器件等开辟了道路。 相关研究论文已于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Carbon》网络版上。

标签:石墨烯 超导材料 发布日期:2019-12-05 02:58:39 Catid:1830 Status:6

516.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流体金属氢 [100%]

...2015年和2018年,美国两实验室观察到过这种氢和氘的流体金属态,分别发表在当年的《科学》期刊上,但两者报道的温度与压力曲线差异很大,无法准确确定流体金属氢的存在区域。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量子中心研究人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基于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并结合脉冲激光加热技术,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了可模拟地核的极端温度压力条件,将气态的氢和氘成功...

标签:流体 金属氢 发布日期:2019-12-02 03:45:36 Catid:565 Status:6

517. 大脑衰老或是这个基因在作怪 [100%]

...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并找到可能导致大脑衰老的新标记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学科组成员李明莉介绍,大脑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依赖于多个脑区的精确调控,而以往的研究通常集中于少数脑区,缺乏一个涵盖多个脑区的转录图谱来解析大脑衰老背后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基于这...

标签:大脑衰老 基因 发布日期:2019-12-02 03:37:42 Catid:1830 Status:6

518. 中国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100%]

...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 该研究成果28日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标签:黑洞 银河系 自然 发布日期:2019-11-30 01:02:52 Catid:1830 Status:6

519. 调控特定基因活性可改写动物“再生记忆” [100%]

...和形状。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再生记忆”可以被改写。此研究已于11月27日刊登于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 为什么有些动物,例如蝾螈和斑马鱼,身体受损后可以再生一模一样的组织?这是一个困扰生物学家超过百年的有趣问题。从18世纪时意大利生物学家第一次描述“再生记忆”开始,科学家至今对于“再生记忆”的了解仍相当有限。曾经有科学家...

标签:基因 科技 发布日期:2019-11-30 12:51:58 Catid:1830 Status:6

520. 自拍“打卡”需谨慎!6年间全球259人因自拍死亡 [100%]

...计显示,在2011年至2017年间,全球至少有259人因自拍而死。 据印度《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期刊》统计,在2011年至2017年间,因自拍而死的人数,较被鲨鱼咬死的人超出4倍。 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7,全球至少有259人因自拍死亡,包括自拍时不慎从高处摔落、溺亡,还有人因在枪案现场自拍而遭流弹击中身亡。而在同一时期,被鲨鱼咬死的人数为50人。报道称,由于年轻...

标签:自拍“打卡” 死亡 发布日期:2019-11-22 02:03:38 Catid:183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