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596项。(搜索耗时:0.0866秒) [XML]

491. 美成立机构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新技术 [100%]

...两名共同主任,多名华人科学家也参与到研究中心的工作中。其中,美国前能源部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担任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

标签:电动汽车电池新技术 发布日期:2016-08-01 10:26:52 Catid:25 Status:6

492. 我国实现高容错率量子密钥分发 [100%]

...在50公里的光纤链路、误码率达29%的条件下仍然获得了安全密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密钥分发,从原理上保证了通信的绝对安全性。“‘量子密钥’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就像火漆一样,但比火漆更彻底。 一旦有人试图打开信件,‘量子密钥’就会让信件自毁,并让使用者知晓。”潘建伟表示,&l...

标签:量子秘钥 容错率 发布日期:2015-06-01 06:02:00 Catid:1159 Status:6

493. 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不均 部分区域升温部分降温 [100%]

...的详细图片将会给整体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大的背景。  据《每日科学》、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4日报道,该研究小组发现,显著变暖刚开始环绕北极周围的地区和两个半球的亚热带地区。但最大累积变暖日期居然是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研究还发现,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实际上已开始降温。  COAPS主任埃里克说:“全球变暖是不均匀的,有已经变冷...

标签:研究 变暖 全球 发布日期:2014-05-07 09:24:48 Catid:25 Status:6

494. 法研制出世界首个单分子LED [100%]

...于体积可压缩至很小,并产生点状光源。  最小的LED有多小?近日,法国斯特拉斯堡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院、巴黎第六大学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首个由单个分子构成的LED,成功挑战了LED最小化的极限。  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不久前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法国研究人员将一根聚噻吩线的一端固定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上,...

标签:led 噻吩 分子 发光 电子 发布日期:2014-02-28 05:41:40 Catid:1159 Status:6

495. “超强大脑”转起来!如何让中国超算“中看又中用”? [100%]

...当时就成为能否实行业务数值预报的关键,只有能力足够大的计算机才能把业务方案中复杂的物理过程计算好,才能在规定的时段内计算出预报结果。 从1983年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到曙光系列、天河系列、神威系列的相继问世,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国家。超级计算机成为高端信息...

标签:超算 发布日期:2019-11-04 09:58:44 Catid:1830 Status:6

496. 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揭晓:哪些研究揭秘人类“心理账户”? [100%]

...得起时间的检验。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彼得·加登福斯 与物理学奖、文学奖等“元老”级诺奖相比,经济学奖足足晚了半个世纪“诞生”,该奖项成立于1968年,次年首次颁奖。虽然奖项年纪不大,但对于提名人选的考察并不简单。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评委会包括5名到8名成员。评委会...

标签:诺贝尔 发布日期:2019-10-14 02:52:37 Catid:1830 Status:6

497. 北青报:“全球变暖之父”走了,留下的争论将长期持续 [100%]

...是,布勒克的几乎每一项研究都会引起争议。传说中的布勒克拥有观察事实和得出结论的超凡物理直觉。他常常坐在一个小镇的公共图书馆中,不用半天就写出一篇文章,然后就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而且他的文章一发表,马上会在地球化学和气候学界引发激发争论和冲击波,但当人们还在纠结之时,他的研究又转向新的方向。布勒克去世了,但留下的争论...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2-21 01:28:03 Catid:484 Status:6

498. 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积薄发 [100%]

...高技术的水平,缩短中国与世界前沿30年的差距。它像一台超级显微镜,能为材料科学和技术、物理、化学化工、资源环境、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众多前沿学科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它筑巢引凤,让国内外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开展各种研究。装置开放运行以来,用户申请十分踊跃,机时供不应求,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高强合金、金...

标签:重大科技 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发布日期:2019-09-27 03:21:47 Catid:1812 Status:6

499. 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脉冲星探测“成绩单”出炉 [100%]

...达到人造最强磁场的百万倍;还具有极强的引力。 这些特性使脉冲星成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和众多天文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还可助力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 自1967年发现首颗脉冲星以来,人类对脉冲星的观测与研究从未止步,相关研究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

标签: 发布日期:2024-11-27 09:55:00 Catid:566 Status:6

500. 测温为啥测不准体温? 精度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100%]

...,每时每刻都会辐射出红外线。随后,1821年德国科学家赛贝克发现了赛贝克效应;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以热平衡的理论为依据,得出基尔霍夫辐射定律。这些研究都为后续红外技术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依据,红外技术也因此得到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根据这些原理,人们可以对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进行采集、量化,然后从量化结果计算出物体温度。 ...

标签:新冠肺炎 发布日期:2020-02-20 05:10:14 Catid:185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