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3,221项。(搜索耗时:0.0636秒) [XML]

431. 湖南衡阳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助农增收 [100%]

...种植,看到测产数据结果喜人、收益可观,也更加坚定了他的种植信心。刘中华说,今年大豆一亩地产量大概是210公斤,玉米产量达到550公斤,单是玉米的产量就把种植成本都拿回来了,大豆就是多出来赚的,明年自己准备把1500亩地全部种上大豆和玉米。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8-23 05:59:35 Catid:1373 Status:6

432. 湖南耒阳:春芽吐新正采时 茶韵飘香促振兴 [100%]

...、口感好,倍受群众青睐。我们这个茶园基地和绿茶、红茶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现一亩茶园可采茶青550斤,今年预计可采茶青27.5万斤,产值约1100万元。我们积极参与竹海创‘5A’景区,打造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茶旅融合、绿色生态融合,广泛拓展产业链,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湖南水木芙蓉茶业公司负责人说道。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3-20 04:34:38 Catid:1373 Status:6

433. 遍野金黄丰收忙 [100%]

...割机、收草打捆机、犁地机一共4台7套。”他算了一笔账,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100亩地,收一亩地是50块钱,除去农机手的报酬、油钱,这几天收割机的纯利润就有2万多元。收完玉米后,地里的秸秆也不浪费。“打捆机过几天就下地,把秸秆打捆后直接就做饲料了。” 粮食丰收了,收粮站也在全力运转。在奈曼旗新镇舍布日图嘎查的一家收粮站,运粮卡车有条不...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21 09:52:03 Catid:566 Status:6

434. 山东新泰:小山楂映红"致富路" 红果果变"金果果" [100%]

...“个头小一号、着色红两度、口感甜三分”的美誉。 “今年种了5亩山楂,产量一亩地能达到3000多公斤,大约收入在20万元。”南流泉村种植户贾西才说。 目前,南流泉村每家每户都栽植山楂树,每年产量达到150多万公斤,户均增收3万元,“小红果果”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与南流泉村相隔不远的黄义村依山傍水,泉水丰润,群山连绵,这里出...

标签: 发布日期:2020-09-28 01:31:09 Catid:1928 Status:6

435. 中药种植连接两地情 [100%]

...村里出地出力。 “石朝乡属于山地,没有平地,那里很少有成片的农作物,有的也是一亩两亩水稻,都是村民自产自销。但是当地环境适宜种中草药,只是村民不知道怎么种,也不知道往哪里卖。”上海德华国药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俊斌介绍,我们推荐了2名专业中药师扎根在石朝乡半年,进行技术指导,还让他们带好当地的5名学徒。 和黄药业有限公司采购...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9-18 11:05:00 Catid:926 Status:6

436. 专业合作社分红又分粮 奉贤区大桥村的“蜕变” [100%]

...了大桥村村委会门口。 看着一袋袋精心包装的大米,村民王仁芳感慨万千,“我家有一亩八分的地,全靠夫妻俩打理,又要施肥、打农药,又要除草,两个人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根本忙不过来。现在这些地交给村里统一流转,每年还能拿到一笔补贴,买点平日里吃的大米绰绰有余,着实减轻了我们村民的负担。”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还要从2018年说起。为...

标签: 发布日期:2020-12-01 02:12:14 Catid:926 Status:6

437. 达州市达川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乡村振兴“地”气十足 [100%]

...推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刘永忠所承包的铁顶垭村片区的土地也在此列。 “以前收割一亩田从早忙到晚,人工费至少要300块钱,收完还要自己脱穗,成本太高了,多数人都不愿意种,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好后,收割机10来分钟就能收一亩,每亩还只收100块钱,既省时又省力,大家种粮食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刘永忠对于即将完成整改的高标准农田满怀期待。 ...

标签: 发布日期:2023-12-05 05:09:35 Catid:1373 Status:6

438. 达州市达川区:小榨菜大产业,3万余亩榨菜开始移栽 [100%]

...业。 达川区赵固镇水文村村民程代平表示:种这个榨菜很简单,一亩(产量)4千到5千斤,可以收益1千到2千块钱,后续只是管理下,施点肥料就行。 在发展榨菜这一特色产业中,赵固镇还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产品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既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规模小的问题,又让村民吃上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23-10-31 02:21:40 Catid:1373 Status:6

439. 陇南武都:供电公司帮扶队深入田间地头助力群众春耕生产 [100%]

...得汗流浃背。中午他们就在地头吃了点酸菜面和馒头,喝了口开水继续劳作,到下午4时30分,一亩多地全部覆盖完毕,看着阳光下一条条漂亮的地膜,陈怀正夫妇非常高兴,晚上硬要他们到家里坐坐,吃顿饭,以表感谢。但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贾书记说:“为群众搞好服务是我们帮扶队的职责,我们责无旁贷,不用客气,只要不误春耕春播,大家能够早日脱贫致富过...

标签:陇南武都 发布日期:2020-03-18 03:37:19 Catid:1828 Status:6

440. 南京农大教授解决农村秸秆焚烧难题,把秸秆炭化做成复合肥 为土地设计“营养品” [100%]

...土壤中微生物完成“消化”,帮助自然界循环。 “由于使用这种炭基化肥,以前一亩地需要至少两袋复合肥,现在一亩地只需要一袋炭基化肥。化肥投入减少了50%,费用降低150元,西红柿产量则提升了10%-15%。每亩都能多收1500斤,增收两三千元。”安徽虞浩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由衷地赞叹,“潘教授的肥料就像农产品的‘中药’,保持...

标签:炭基化肥 发布日期:2020-09-21 11:49:15 Catid:183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