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1. 抖音电商:数字化经济的驱动力 [100%]
-
...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展缓慢。
数据安全问题是数字经济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企业和个人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损害公众对数字经济的信心。此外,随着跨境数据流动的增加,数据主权和管辖权问题也变得复杂起来。在数字经济中,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越来越普遍,这也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何平衡数据利用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7-31 05:30:45
Catid:566
Status:6
-
412. AI春潮涌动,安全时不我待 [100%]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晓涛
面对一个人脸识别系统的门禁,一位网络安全高手利用门禁的三个系统漏洞,成功完成了三次攻击,让门禁失效,但这位选手最后只拿到了2万元奖金,每个漏洞才值6000多元。在日前举行的2018中国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移动安全高峰论坛上,KEENCEO、极棒黑客大赛创始人王琦讲到这件事时以遗憾的语气说,一方面表明企业的产品漏洞太不值钱...
标签:AI 评测体系
发布日期:2018-07-17 04:24:29
Catid:1159
Status:6
-
413. 关不掉?谁来给App广告设个“关闭键” [100%]
-
...要的发布媒介。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能精准洞察消费者喜好的推送广告,是否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面对无孔不入的广告,有没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把这些广告关掉?接到读者来信后,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精准推送广告,会不会读取个人隐私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App广告推送,有一种“想什么来什么”的体验。对于广告主来...
标签:
发布日期:2021-02-01 10:01:45
Catid:484
Status:6
-
414. 努力合规的TikTok,为何频遭海外监管强势干预? [100%]
-
...45天的时间来谈判出售TikTok给微软。另外,特朗普还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及企业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7日表示:美方借口国家安全,频繁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非美国企业,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方坚决反对。
特朗普政府无理...
标签:tiktok 字节跳动 美国
发布日期:2020-08-08 02:55:14
Catid:566
Status:6
-
415. 享乐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助力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产业建设 [100%]
-
...安全为基础,遵循法律法规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享乐吧将继续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为个人隐私和信息保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25 03:08:01
Catid:1940
Status:6
-
416. 广东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平台上线 手机可查询案件办理进度 [100%]
-
...载体,让群众可以有多种链接选择,及时方便地获取公开信息。
刑案信息牵涉案件侦查和个人隐私的只针对特定人员公开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李庆雄介绍,平台依法公开事项,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有关内容,通过内部审核进行严格把关。刑事案件的信息牵涉到案件侦查和个人...
标签: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平台
发布日期:2018-05-31 04:44:06
Catid:565
Status:6
-
417. 南方日报:期待立法为个人信息安全护航 [100%]
-
原标题:期待立法为个人信息安全护航4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张业遂透露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什么时候会有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项法律?”几乎是近年来全国两会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它不但呼声高,屡次有代表委员就此提出...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3-06 01:28:01
Catid:484
Status:6
-
418. “信联”获批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征信市场迎“超级枢纽” [100%]
-
...t: 0;">
个人征信机构试点工作迈入第四个年头,首张牌照终于下发。2月22日,央行官网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许可,该公司就是业内一直俗称的“信联”,这也是央行颁发的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央行还同时公布了公司法人、许可内容...
标签:信联 个人 央行 信息
发布日期:2018-02-23 09:14:39
Catid:1249
Status:6
-
419. 行业舆情:网络公司用大数据“杀熟”被指普遍现象 [100%]
-
...伤力,已远远超过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所需要的能力。”杨义先说。对此,有网友感叹:“个人隐私就算瞒过了枕边人,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隐私保护需多管齐下多位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同一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商家应该及时调整价格表。“如果单靠技术,显然无能为力,...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2-28 02:45:37
Catid:483
Status:6
-
420. 管得住更要管得好,游戏厂商防沉迷功力逐年上涨 [100%]
-
...术的引入切实提高了未成年人用户绕过网游防沉迷机制的门槛,但与此同时,这一技术也为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带来了相应风险。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知产委副主任傅钢认为,人脸信息和指纹、DNA属于同等级的个人生物特征,均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可以精准定位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这一角度出发,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确实是近...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7-07 05:27:11
Catid:194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