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9,605项。(搜索耗时:0.0785秒) [XML]

301.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发芯片技术 太空垃圾成功“变废为宝” [100%]

由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芯云”智能芯片首次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一同进入太空。也就是说,科研团队将原本的火箭最后一段,末子级改造成极低成本的科学实验和通信平台,实现太空垃圾“变废为宝”。据团队组长、项目总体专家、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立荣介绍,通过在末子级上安装这种轻巧便携的智能芯片系统,团队将原本...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5 12:02:12 Catid:922 Status:6

302. 浙江:绘制长三角一体化“工笔画” [100%]

...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交汇融合。   精品项目加速赋能 说起火箭的研制,很少有人会想到浙江,更不会想到湖州市居然建成了国内首个民营运载火箭的研制基地。 在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了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改造完成的一期项目厂房和正在安装调试的设备。“蓝箭航天”目前已形成朱雀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姿...

标签:长三角一体化 发布日期:2020-05-31 02:13:07 Catid:565 Status:6

303. 国际志愿日 杨浦科教在行动 [100%]

...技。少科站的党团员教师们为同学们精心设计和准备了有趣的科普实践活动。不用火力的火箭你见过吗?在少科站梦工厂创意实验室里,少科站何颖睿老师就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疯狂纸火箭》的科技模型制作课。在少科站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实践制作了一架纸火箭,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了火箭构造和原理。更有趣的是,在“火箭打靶”的赛场上,同学们不甘示...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06 05:19:55 Catid:478 Status:6

304. 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 [100%]

...安排近70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年内完成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采样返回;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电磁监测卫星02星、中法天文...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2-26 05:16:34 Catid:566 Status:6

305.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发芯片技术 太空垃圾成功“变废为宝” [100%]

由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芯云”智能芯片首次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一同进入太空。也就是说,科研团队将原本的火箭最后一段,末子级改造成极低成本的科学实验和通信平台,实现太空垃圾“变废为宝”。据团队组长、项目总体专家、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立荣介绍,通过在末子级上安装这种轻巧便携的智能芯片系统,团队将原本...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5 03:32:07 Catid:922 Status:6

306. 美国超级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拥有在轨燃料加注能力 [100%]

...级太空运载工具可运送人员和货物前往月球或火星,然后再返回地球。不同于当前常见的多级火箭设计,“星船”由一枚巨型助推火箭和一艘飞船组成,其中代号“超级重型”的助推火箭直径9米、高68米,装有37台“猛禽”发动机,足以提供7300吨推力,相当于此前史上推力最大的“土星五号”火箭的两倍!同样直径9米、高50米的飞船作为“星船”...

标签:硅谷钢铁侠 SpaceX 星船 土星五号 发布日期:2019-09-30 10:19:22 Catid:1830 Status:6

307.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0%]

...会的浩荡东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更加轻快。 3月15日晚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2023年首次发射,也是自首飞以来的第16次发射,实现16连胜。 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装厂房里,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正有条不紊...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3-17 09:07:14 Catid:566 Status:6

308. 海南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正式亮相 开启航天文旅融合发展新范式 [100%]

2025 年 5 月 20 日,海南首个航天观礼综合平台 —— 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区域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贯彻落实航天强国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举措,该平台以 "科技赋能、文旅铸魂、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为主线,构建起 "国家重器与全民共享" 的航天文旅创新模式,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标签: 发布日期:2025-05-21 03:43:23 Catid:1940 Status:6

309. 上海数字化转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00%]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龚雯、阮帅 “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0发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发发射用了7年多,第三个、第四个100发发射分别用了4年多和不到3年时间。无论是外部需求还是内生动力,数字化转型都是我们必选之路。”日前,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戴铮对记者说。 步入“新赛道”,这个成立60多年的研究所正焕发新的生机。在上海...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5-13 08:49:43 Catid:566 Status:6

310.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发芯片技术 太空垃圾成功“变废为宝” [100%]

由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芯云”智能芯片首次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一同进入太空。也就是说,科研团队将原本的火箭最后一段,末子级改造成极低成本的科学实验和通信平台,实现太空垃圾“变废为宝”。据团队组长、项目总体专家、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立荣介绍,通过在末子级上安装这种轻巧便携的智能芯片系统,团队将原本...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5 01:02:09 Catid:922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