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43,299项。(搜索耗时:0.0140秒) [XML]

21. 苏叔阳:“我愿意驾一叶扁舟” [100%]

...进的智慧,触及了文艺的根本,也让我们看到老一辈文学家身上的宝贵品质。 在中国当代学史上,有所谓“八五新潮”之说,指的是1985年出现了一批青年新锐作者,他们一反现实主义传统,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声称文学创作的重心应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以形式创新之名,推出了一批惊世骇俗之作,形成了当代小说的“叙述自觉”。而...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7-22 05:08:54 Catid:486 Status:6

22. 人民日报刊文:微阅读可以是深阅读吗 [100%]

...像一次推动。或许,这种新的阅读模式可成为激发新文体的动力。唐诗宋词无比绚烂,创造了学史上的里程碑。细细想来,唐诗宋词可算作古代微阅读的流行文本。今天的微阅读,或许会催生唐诗类文体,留下当代的生活记忆,成为数百年后的当代经典。这种广泛的“读”与“写”的活动,如何借助“微时代”所赋予每个个体的力量,由浅入深,是我们每...

标签:刊文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4-28 02:24:35 Catid:565 Status:6

23. 12年前网文翻拍仍显新意 《庆余年》露“爆款相” [100%]

...猫腻的早期作品,也是其成名作。电视剧《庆余年》由王倦任编剧,孙皓执导,讲述了某大学学史专业的学生张庆熟读古典名著,为了让叶教授认可其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学史的论文命题,通过写小说的方式,进一步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他的小说主要呈现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与锤炼,书写出一段不同寻常又酣畅淋漓的人生...

标签:庆余年 发布日期:2019-12-04 11:40:23 Catid:1830 Status:6

24. 这九首诗里,有我们的文化精神 [100%]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在世界诗歌史上,也很难找到这样的诗人,只以一篇作品,就入选学史上“大家”的行列。那末,他这篇作品为什么如此重要?成为大家的原因何在?这样重要而特别的诗篇,我们是不可以错失的。而选王阳明的理由更是简单。本书的特色是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诗,这样必然要淘汰那些虽然优秀,但是只是在诗史上具有...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3-09 03:55:57 Catid:478 Status:6

25. 汪涵回应救场:得益于读书多 作家是梦想 [100%]

...和宜山会语》全书始终宗旨就是:为渴求知识的读者提供长期可读可用的图书,以证明生存在现代社会中阅读活动的必要,进而倡导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形成,为广大爱书人创造坐拥书城的境界。”应该是一本谈书荐书的作品。 精读的书:《楚辞》 2011年底汪涵接受采访时,曾对记者说:“最近在精读《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

标签:汪涵 发布日期:2015-03-31 03:12:00 Catid:565 Status:6

26. “祖帖”故里在哪儿?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00%]

...世民曾亲笔撰写《陆机传论》,给予“百代文宗”的极高评价。陆机所著《文赋》为中国学史上的经典名篇,他所书《平复帖》现为故宫博物院第一号国宝级文物,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时早50年以上,被后世尊为“墨皇”和“祖帖”。陆机既是松江文化的骄傲,也是松江的人文鼻祖,不仅对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26 03:09:00 Catid:495 Status:6

27. 张颐武:汪国真,被低估的诗人和他的时代 [100%]

...力量。于是,他好像是时代的匆匆过客,迅速地被时代所遗忘。 汪国真其实和那些后来在学史上留下里程碑式记忆的“朦胧诗”或“新诗潮”诗人们是同代人,但汪国真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并不被人熟知。直到90年代初,中国开放发生复杂变化的关键时期,汪国真突然和电视剧《渴望》一起流行起来,成为当时文化最重要的表征。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

标签:汪国真 诗人 时代 张颐武 发布日期:2015-04-27 10:42:52 Catid:565 Status:6

28. 静安区大宁剧院新年上演《家·瑞珏》 [100%]

...上演。《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在中国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75年来根据此经典IP改编的舞台作品虽然不计其数,但只有曹禺改编的话剧本《家》能在舞台上历演不衰,形成了一种连绵不断、薪火相承的"曹禺情结"和宝贵传统。曹禺的《家》脱胎于巴金同名小说,以觉新、瑞珏、梅表姐三个人物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27 06:56:21 Catid:478 Status:6

29. 诗意浪漫之作,触动时代灵魂——音乐剧《再别康桥》震撼首演 [100%]

...独特的艺术魅力,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偶然》等,已成为中国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广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音乐剧《再别康桥》正是基于这些经典诗作,通过现代音乐剧的形式,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音乐剧《再别康桥》在艺术处理上独具匠心,采用热烈的情绪、诗性的语言和空幻的视觉,打造出一部风格独...

标签: 发布日期:2024-12-10 02:31:29 Catid:1940 Status:6

30. 郁达夫唯一存世完整著作手稿回创作地上海展出 [100%]

...uo; 《她是一个弱女子》成稿后并未连载,而是经历了多次查禁删改。据透露,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像它这样命运如此多舛的作品并不多见。书中所言所行,在当时看来是过分前卫了,导致查禁与诋毁,但以今日视角,确是五四精神的体现。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该手稿写于名为“东京创作用纸”的两百格稿纸之上,用黑墨水书写,共154页(绝大部分一页二...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5-07 09:13:16 Catid:49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