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734项。(搜索耗时:0.0662秒) [XML]

21. 车洪才:36年编写200万字《阿富汗语词典》 [82%]

...明的材料交给了她。她越看越吃惊,突然发现这本词典在商务印书馆是立了项的,但她却完全没有印象。最后她跑去资料室查档案,结果在一份1970年代的档案中找到了记录:商务印书馆接全国辞书工作会议的指示,组织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间是1978年。   这意味着,到2014年即将出版为止,这部词典编了整整36年。   被人遗忘的词典...

标签:词典 发布日期:2014-03-04 05:11:18 Catid:565 Status:6

22. 网络时代表达匮乏:提笔忘字,忘掉的不仅仅是“字” [82%]

...。语文基础教育是否真正重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呢?据我了解,目前识字与写字教学并没有受到普遍且始终如一的重视。比如,听写词语,在一些语文课堂上已经销声匿迹。三是电脑的使用已逐渐代替汉字的书写。键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手里的“笔”,冲击了汉字的实用性书写。所谓“用则进,不用则退”,对于提笔忘字的现象,我们不能过于担忧,也不...

标签:汉字 发布日期:2019-04-09 08:42:03 Catid:565 Status:6

23. 文学翻译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75%]

...曾有读者在微博上“谴责”我社福克纳的译本出现印刷事故,连着两三页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既然像福克纳这样的经典作家,其标志性的文风特点尚且未被读者“习惯”,我们当然有理由认为,至少部分对现当代译文的指责,实际上针对的是原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的并不是译文质量,而是当代文学观念的普及工作。比方说,几年前在微博上几乎“全民...

标签:翻译 文学    读者 发布日期:2017-06-15 09:30:28 Catid:484 Status:6

24. 于漪:一个心眼为学生,这是生命的价值 [71%]

...家命运相连”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20岁的于漪还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那时谁也没有想到,教育学专业出身的她,竟然会与语文教育结下一段60余年的情缘。两年后,于漪大学毕业。她和同学们一道,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统一分配工作的大学生。回首那段时光,仍然历历在目。于漪说,毕业前一个月,上海所有大学生都集中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那时...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09 05:27:14 Catid:478 Status:6

25. “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 [66%]

...实质性关系。互联网这一新工具的影响只是比历次更为迅速普及,作为一种工具来说与前几次没有本质的差异。 教育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和主体的,不同于经济和其他以物为对象的领域,在工业、商业等其他领域或可以用“互联网+”,运用到教育领域时应慎重对待。 “互联网+教育”“教育+互联网”等值吗?

标签:互联网+ 教育 发布日期:2016-04-30 12:56:31 Catid:1159 Status:6

26. 主持人规范用语:限制不等于否定 [65%]

...传承。也有人认为方言的特色是普通话无法取代的,或许在春晚之类的节目不可以,但是平时没有必要禁止。还有人认为综艺节目是娱乐性的,不需要像《新闻联播》那样刻板等。   作家赵扬表示,偶尔一两句方言也就罢了,很多主持人还模仿港台腔,“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有观众表示,说标准国语讲普通话本身就是主持人的工作职责;网友“因为我是彭海...

标签:方言 规范 主持人 普通话 发布日期:2014-01-15 08:28:51 Catid:565 Status:6

27. 友人眼中的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 [43%]

...袋包装。这种破世界肥皂生产历史先河的肥皂新一代——雕牌超能皂于1992年6月问世。可没有料到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反映非常冷淡,打广告也没用,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是肥皂,这下可急坏纳爱斯公司的全体员工了。庄启传想出了“雕牌百万大赠送”的促销活动,纳爱斯公司在《钱江晚报》刊登了一个广告,凭此广告可到全省各地的百货公司免费领取一块雕牌...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12 12:24:00 Catid:478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