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850项。(搜索耗时:0.0620秒) [XML]

21. 第六届药物因组学学术大会召开 神州医疗助力个体化用药加速发展 [100%]

...ment.com.cn/2023/1221/1703137468475.jpeg" border="0" style="max-width: 500px;" /> 日前,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芙蓉实验室(精准医学)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承办的全国第六届药物因组学学术大会暨国家卫生健康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第十三期培训班在长沙召开。神州医疗...

标签: 发布日期:2023-12-21 02:54:47 Catid:1940 Status:6

22. 天大生物信息中心新冠病毒因组注释数据库上线向全球开放 [100%]

...报讯赵晖记者王敏报道日前,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因组注释数据库上线,并纳入中国国家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服务。 面对疫情,科技界正在争分夺秒与病毒抗争,开展病毒防治相关药物的研发。鉴于目前在美国NCBI网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因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详细的因组注释,尤其是对多聚蛋白酶切...

标签: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0-02-05 01:53:44 Catid:1830 Status:6

23. 中国新生儿因组计划启动 [100%]

...、早干预,7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上海发起中国新生儿因组计划。 中国新生儿因组计划将在未来的5年内开展10万例样本的新生儿基因检测,旨在构建中国新生儿因组数据库,建立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标准,促进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的产业化...

标签:遗传 胚胎 新生儿 咨询 发布日期:2016-08-08 05:18:00 Catid:478 Status:6

24. 水母基因未来对标健康管理服务 [100%]

...州华人生物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并做精彩演讲,向中美两国生物医药代表人物展示了个人因组检测在当今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赵南博士在演讲中说到,个人因组检测就是通过分子检验技术、生物检验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把个体生命数据化。这些生命数据应用到临床,可以为医生提供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依据,而应用到医院之外的大众身上中,...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17 04:17:27 Catid:1164 Status:6

25. 辰山植物园科研人员揭示了蕨类植物全因组复制事件 [100%]

...蕨菜。近年以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数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都被报道经历了多轮全因组复制事件。蕨类植物拥有很高的染色体数目及巨大的因组,被认为经历了更多次的古多倍化。然而多基于细胞学研究,缺乏分子学证据。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蕨类植物多样性和进化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国际...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5-08 07:20:54 Catid:478 Status:6

26. “人工智能+基因科技”重构消费基因产业 [100%]

...谷歌发布了一个称为 DeepVariant 的AI工具,它能运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精确的人类因组谱图。DeepVariant能够自动鉴别测序数据中小的插入和缺失突变,以及单个碱基对的突变,帮助高通量测序读数转化成为一个全因组图谱。而在中国,基因检测行业也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水母基因首席科学家赵南博士指出,AI和基因检测的碰撞形成了个人因组服务。人...

标签:基因 数据 生物 水母 发布日期:2018-06-19 04:33:28 Catid:1164 Status:6

27. 让每个蛋白质都有特定“二维码” 我科学家将主导“因组标签计划” [100%]

...的百科全书。”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说。截至今年5月,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因组标签计划研发中心已给524个蛋白质加上标签并建立细胞系,获得携带标签蛋白质的小鼠141只。中心网站6月底将对外开放,全球科学家都可查询或定制自己需要的标签细胞或小鼠。据透露,中心计划用5—10年时间,给2万多个细胞添加标签,生成5000只携带标签的小鼠。不久前,在...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6-04 05:26:53 Catid:478 Status:6

28. 全球首次发布芦竹高质量因组 我国植物能源创新获重大突破 [100%]

近日,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多”)超级芦竹因组科研团队,发布了两份芦竹(绿煤102、翠绿101)高质量因组。这两份因组为全球首次发表的芦竹因组,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也为芦竹因组学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方向。这项研究成果,也标志着我国植物能源创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芦竹因组研究“0”的突破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3-13 03:54:14 Catid:1940 Status:6

29. 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修改 [100%]

...着,第一个转基因作物至少在数千年前已经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农杆菌基因侵染了野生红薯的因组。红薯是天然的转基因作物。据了解,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5月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学家们研究了291个红薯品种。 “如果对转基因持有天然恐惧,那以后吃红薯时是不是也要多一分担心?”朱健康说。 文/本报记者 孙静

标签:转基因 美国 红薯 发布日期:2015-11-08 08:23:25 Catid:1159 Status:6

30. 华大基因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接近3成,核心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 [100%]

...bsp; 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正式挂牌,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2001家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因组学类诊断和研究服务商,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 销售费用是研发投入的2倍 需要注意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在营收增长中占比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62%。非经常性损...

标签:华大基因 上半年营业收入 发布日期:2018-08-28 12:25:00 Catid:1526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