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359项。(搜索耗时:0.0606秒) [XML]

211. 联合警方打击物流数据泄露案件 拼多多提醒消费者防骗 [100%]

...订单号、衣服款式、淘宝号都是正确的,就按照客服的指示,点击退款链接,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等待货款退到自己的账户。AD_SURVEY_Add_AdPos("9263");可没多久,钟女士却收到了银行转账短信,自己的农行卡被转出3万多元,“是诈骗!”钟女士恍然大悟,第一时间报了警。同一时间,拼多多上也出现...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4 01:31:03 Catid:478 Status:6

212. 绿盟AI大模型风险评估工具正式发布 [100%]

...在模型上线前进行全面的合规性测试,确保所有模型输出均符合法律要求。 ★敏感信息保护挑战严峻 大模型在处理大量个人和企业敏感数据时,可能会不慎泄露这些信息。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建议模型在上线前进行敏感数据安全检测,以防数据泄露,维护企业声誉并保护客户信任。 ★模型抵御攻击能力难预测 模型对抗恶意...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5-11 03:44:00 Catid:1940 Status:6

213.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100%]

...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给钱就能“拉银行流水”吗?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哪些个人信息保护漏洞?应如何堵住?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体验:“付钱拉银行流水”有真有假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个人“银行流水”信息的售价从600元至5000元不等,查询时段为1个月至12个月,时段越长价格越高,买家只需要提供查询对象身份...

标签:银行 金融信息“漏洞” 发布日期:2020-05-11 07:28:09 Catid:1830 Status:6

214.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100%]

...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给钱就能“拉银行流水”吗?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哪些个人信息保护漏洞?应如何堵住?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体验:“付钱拉银行流水”有真有假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个人“银行流水”信息的售价从600元至5000元不等,查询时段为1个月至12个月,时段越长价格越高,买家只需要提供...

标签: 发布日期:2020-05-11 12:08:05 Catid:484 Status:6

215. 数据共享勿忘用户信息安全 [100%]

...作为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加强协调工作,十分必要。但要看到,企业矛盾虽已解决,用户的信息安全该由谁来保护呢?   有一位好友近日给笔者发了一个快递,刚发出不久,笔者手机上的支付宝就跳出了相关信息,发货人、接收人、运送信息一应俱全。这让笔者颇为吃惊:快递并非发自淘宝、天猫渠道,为何支付宝可以获取如此详细的信息?当然,支付宝...

标签:信息 用户 快递 没有 发布日期:2017-07-11 10:33:07 Catid:947 Status:6

216. 中信银行侵犯个人隐私,银保监会重拳介入 [100%]

...银行对外发布对此事的回应,内容全文是:“关于王越池先生通过微博反映其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被调取一事,经我行核实,近期笑果文化联系开户支行,要求查询其为员工王越池先生支付劳务工资记录时,我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提供了王先生的收款记录。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银保监会: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情况下...

标签:侵犯 个人隐私 银保监会 发布日期:2020-05-10 07:33:00 Catid:1830 Status:6

217. 个人信息保护要加快立法更要强化执行 [100%]

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2月1日新华网) 这个大数据时代,赋予了我们社会及...

标签:立法 保护 个人 信息 发布日期:2015-02-03 07:56:01 Catid:565 Status:6

218. 个人信息“祼奔”有法可治了,草案征求意见稿明天截止 [100%]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审议,面向公众进行意见征求的阶段也进入了尾声,将于明天(11月19日)截止。 实际上,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完善需求一直以来便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层出不穷,小到我们日常使用app时被定位...

标签:个人信息 发布日期:2020-11-18 11:19:00 Catid:565 Status:6

219. 25%银行类网站存高危风险 小银行和P2P平台成重灾区 [100%]

近期,一起“18岁黑客窃取银行卡信息,涉案15亿元”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较大反响。该案件中,18岁黑客叶某利用自编的黑客软件,通过互联网批量提取客户银行卡信息,并通过网上中介转卖。不法分子再利用这些银行卡信息在网上大肆盗刷或转账牟利,涉案金额高达14.98亿多元。 记者了解到,这一事件绝不仅仅是个案,不少金融机构的网站确实存在高危漏洞,...

标签:银行结汇 金融P2P 发布日期:2015-01-26 10:32:53 Catid:565 Status:6

220. 中青报:刷脸时代,个人生物信息保护也要跟上 [100%]

原标题:刷脸时代 个人生物信息保护也要跟上据《检察日报》报道,伴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不少平台通过收集个人生物信息作为用户登录密钥,甚至连支付也进入了“刷脸”时代。但其安全性也引发了担忧。“刷脸”支付、“刷脸”乘车、“刷脸”签到……从“一部手...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18 01:28:37 Catid:484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