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347项。(搜索耗时:0.1912秒) [XML]

211. 首起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今在沪开审 [100%]

  随着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受利益驱使,公民个人信息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肥肉”。今天上午,市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彼特·威廉·汉弗莱、虞英曾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这是首起外国人在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同时,还首次通过网络微博庭审直播。  被告人要求使用英文   上午9时不到,已经有众多媒体等聚...

标签:非法获取公民信息 在华外国人 发布日期:2014-08-09 06:39:02 Catid:478 Status:6

212. 67.5%受访者建议对扫码后的跳转链接保持警惕 88.7%受访者扫码时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100%]

...p>扫码已经成为人们支付、点餐、获取内容的常见方式。但用户扫码之后往往会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你在扫码时会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7%的受访者在扫码时会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扫码时,67.4%的受访者曾被强制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58.2%的受...

标签:手机扫码 个人信息安全 发布日期:2019-12-19 02:11:52 Catid:565 Status:6

213. 细数国外银行机构如何管理、保留个人信用记录 [100%]

自2015年1月央行同意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社会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已经过去两年,但个人征信牌照却迟迟未发放,何时发放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针对此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4月21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回应,个人征信牌照肯定要发,但至今没有发主要有三个“没想到”的原因:第一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整顿尚未结...

标签:信用 俄罗斯 个人 信息 发布日期:2018-01-18 10:47:55 Catid:1259 Status:6

214. 企业舆情:四问华住个人信息“疑似泄露”事件 [100%]

“华住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泄露”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针对公众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与专家。 一问:天量信息泄露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28日,网络流传一张黑客出售华住酒店集团客户数据的截图,其中涉及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开房记录等众多敏感信息,大约5亿条,...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8-31 10:15:00 Catid:483 Status:6

215. 四问华住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泄露”事件 [100%]

“华住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泄露”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针对公众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与专家。 一问:天量信息泄漏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28日,网络流传一张黑客出售华住酒店集团客户数据的截图,其中涉及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开房记录等众多敏感信息,大约5亿条,全部信...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8-31 11:47:00 Catid:483 Status:6

216. 23家运营企业APP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被约谈 [100%]

...xt-indent: 2em;"> 记者从上海市政府发布了解到,上海市网信办近期对本地最常用的23个APP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相关权限申请情况开展抽查,发现其中约30%与所提供的服务没有对应关系,属于不合理范围。12日和15日,市网信办分别约谈了运营这些APP的23家企业,要求认真整改。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从被抽查的APP情况来看,现在上线的APP几乎都有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APP...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17 09:13:06 Catid:478 Status:6

217. App个人信息保护新规(暂行) 用户拒绝授权不得强制退出 [100%]

...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确立了“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同时,个人信息的本地读取、写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应当为服务所必需,不得超出用户同意的操作范围;用户拒绝相关授权申...

标签:信息保护 app 发布日期:2021-04-27 02:35:00 Catid:1830 Status:6

218. 信用红利时代来临 五问个人征信市场 [100%]

...广大消费者享受信用分带来便利的同时,专家们提出数据隐私、无牌经营等方面的担忧。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相关个人征信机构的合规化设立与运营等问题,都必须时刻关注,防止出现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与滥用等问题。为规范个人征信业务发展,11月24日,首个个人征信机构“信联”应运而生。1 概念走红个人征信规模几何?预计...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1 09:45:52 Catid:479 Status:6

219. “人脸识别第一案”原告上诉 逛动物园刷脸有必要吗? [100%]

 “人脸识别第一案”原告上诉   个人信息保护诸多难题待解 “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删除原告郭兵相关面部信息,并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11月20日,随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宣判,郭兵的朋友们发来“祝贺胜诉”的短信,但他却对这起被媒体称为“中国人脸识别...

标签: 发布日期:2020-12-21 11:31:12 Catid:1830 Status:6

220. 中青报:刷脸时代,个人生物信息保护也要跟上 [100%]

原标题:刷脸时代 个人生物信息保护也要跟上据《检察日报》报道,伴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不少平台通过收集个人生物信息作为用户登录密钥,甚至连支付也进入了“刷脸”时代。但其安全性也引发了担忧。“刷脸”支付、“刷脸”乘车、“刷脸”签到……从“一部手...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18 01:28:37 Catid:484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