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347项。(搜索耗时:0.1123秒) [XML]

201. 环保税法加快推进送审稿正征求意见 [100%]

...议不断。其中,对氧化硫、污水等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已基本达成共识,争议的焦点来自二氧化碳排放税(以下简称碳税)。  据了解,2013年,国家有关部门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送达钢铁、电力、有色、煤炭等“两高”行业的相关协会,作为取代现行排污收费的新税种,环保税将碳税纳入其中。  实际上,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

标签:环境保护 护税 税法 发布日期:2014-05-28 06:02:07 Catid:25 Status:6

202. 陈曦:用工程化数字化驾驭碳循环,做大做强碳中和产业 [100%]

...象化地比作天平,天平左边是碳排放量,天平右边则是现在的工业体系或者整个社会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的量,需注意:第一,左端和右端同样重要,只有左右达到平衡才有可能实现净零排放;第二,左端或者碳排放基本上是工业造成的,所以右端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自然生态系统,而是要利用工程化、数字化的手段掌控和驾驭碳循环,做大做强碳中和天平右端,可以减缓...

标签:碳中和 循环经济 能源转型 发布日期:2021-05-18 10:17:11 Catid:565 Status:6

203. 振森电能 : 粤、鄂、豫、赣四省共22.87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100%]

...dth="500" style="max-width: 630px; border: 0px none;" /> 年发电量约:950万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约:9490吨 为企业年节省电费约百万人民币 年发电量约:960万度 ...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6-28 04:14:46 Catid:1940 Status:6

204. 煤制气适度发展最合适 [100%]

...业专家刘毅军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煤制气的制成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煤炭气化成二氧化碳,再将这些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水混合成天然气。”也就是说煤制气的环境风险首先在于高耗水,其次在于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受访专家提供的数据,在用水方面,生产1立方米合成天然气需要6吨到10吨水。而我国七成以上通过审批的煤制气项目都在水资源紧张...

标签:制气 项目 天然气 发布日期:2014-07-26 08:03:10 Catid:25 Status:6

205. 北方清洁供暖有了新选择:核能供热,暖和又干净 [100%]

...g>环保又经济 ——核电热电联产供热价格与大型火电基本持平,不排放二氧化碳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颗粒物 走进丰源热力公司,一台巨大的“红光锅炉”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2017年才投入使用的锅炉,改为核能供热后,现在已经停止使用了。”丰源热力公司董事长赵新表示。 锅炉烧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换成核...

标签:清洁供暖 核能供热 发布日期:2019-12-12 04:09:31 Catid:25 Status:6

206. 中海油LNG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100%]

...缺口。  罗伟中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1亿立方米天然气较燃用同等热值褐煤,可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一氧化碳3200万吨,氮氧化物90吨,氧化硫2268吨。截至今年元旦,中海油累计引进LNG达569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贡献相当于植树4.6亿棵。  中海油表示,天津LNG项目已启动扩建工程,扩建规模将不少于600万吨/年,折合天然气80亿...

标签:lng 中海油 天然气 发布日期:2014-03-28 06:34:53 Catid:25 Status:6

207. 北京市首晒区县PM2.5 南高北低相差一倍 [100%]

...标”35微克/立方米超标156%。  16区县PM2.5均超标  《公报》显示,北京空气中氧化硫、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多年变化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五年以来,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仍为显著下降趋势,氧化氮持平。  今年《公报》中首次对16个区县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PM2.5年均浓度进行通报。各区县PM2.5年均浓度范围在68.0至107.8微克/立方...

标签:北京 pm2.5 微克 浓度 发布日期:2014-04-11 06:49:48 Catid:25 Status:6

208. 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途径 [10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自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以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当下热议的焦点话题。 近日,国家节能中心在华为北京会展中心主持召开第十五期“...

标签:节能降碳 发布日期:2021-05-18 09:22:49 Catid:25 Status:6

209. 中国蓝碳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00%]

... 作者:刘诗瑶     很多人都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这也被称为“绿碳”。    可你知道“蓝碳”是什么吗?    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国家海洋局大洋办党委书记胡学东说,蓝碳就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

标签: 发布日期:2017-12-07 08:32:19 Catid:478 Status:6

210. 墨子沙龙探秘“神奇化学” 专家共话绿色能源与材料 [100%]

...由中科大校长包信和作为圆桌会谈主持人。 杨培东的分享主题是“液态阳光”,即二氧化碳加上水、加上太阳能,把它转化成氧气和人类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化学品。 他表示,过去一百多年来,人类工业化进程当中,利用了大量能源,来源大都是化石燃料,这里会有一系列环境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化学能的能量密度非常高,这也就...

标签:电池工业 发布日期:2019-04-16 08:44:39 Catid:2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