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43,299项。(搜索耗时:0.0348秒) [XML]

11. 《北京文学地图》 [100%]

...迅、冰心、沈从文等一大批文学名家的生活细节以及文学历程,将读者带回历史现场,追寻被现代都市遗忘的文学细节。17位文学大咖,17段关于北京的文学记忆,书写一段有温度的学史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2-28 07:41:48 Catid:478 Status:6

12. 文学在于创造美好世界 [100%]

...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一大批文学领军人物,创造了中国现代学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同过去的辉煌相比,今天我们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落后了。但这是正常的。”麦家认为,文学浙军的生态是好的,尤其是底部有一批“70”“80”后作家,他们在传统中不断探索求新,为经典创作,向经典致敬。麦家细数,两次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浙江有9人...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24 12:45:23 Catid:478 Status:6

13. 江苏南京将申报世界"文学之都"是国内首个申报城市 [100%]

...办《南京人报》,外地人跑来南京混,一不留神就传世,就经典,就入美术史,入烹调史,入学史,入新闻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一方水土,不就是文学之都吗。   它们为啥是文学之都? ●都柏林:都柏林是爱尔兰文学的“天然摇篮” ,产出了多位具有全球影响的作家。其中,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有四位:威廉姆·叶芝、萧伯...

标签:文学 南京    城市 发布日期:2017-05-16 10:27:21 Catid:575 Status:6

14. 弘浙学自信 铸浙江精神 [100%]

...》正在紧张撰写中,课题旨在还原百年前发时代先声的那些“浙江呐喊”。一部中国现代学史,半壁在浙江。年谱书系的30位浙江名家中,有鲁迅、茅盾、俞平伯、郁达夫等,他们或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或在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总计约千万字的课题将首度回眸近代浙江文人的家国人生。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23 02:34:16 Catid:478 Status:6

15. 《黄金时代》: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 [100%]

...“竭泽而渔”,花费大量时间在史料的搜集与梳理上,最后丢出来的,如鲁迅评郑振铎的学史:不是史,只是史料长编。堆砌史实,面面俱到而无所见地,即便是论文,也不是好的论文。  《黄金时代》从剧本到表演,都相当的“收”,对于中国电影喜欢画公仔画出肠的低智化倾向,或许是一种反拨,但用来呈现一位人物而不是一个故事,却造成了明显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14-10-08 07:08:18 Catid:484 Status:6

16. 《黄金时代》:穿过爱情的漫长旅途 [100%]

...是在映后交流会上,还有小姑娘对端木蕻良的表现颇有微词。是的,不论是电影的看官,还是学史的看官,对端木断断是难以满足的。这也是编导聪明之处,影片只是如实陈述了端木先行离开,并用大肚婆在轰炸后在武汉的形单只影来对照,尤其是那场摔倒在码头不得起身的戏,并没有对端木提出任何批评,却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包括香港沦陷时病危中消失那几天...

标签:萧红 文学 发布日期:2014-09-30 10:22:48 Catid:565 Status:6

17. “祖帖”故里在哪儿?松江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00%]

...宗李世民曾亲笔撰写《陆机传论》,给予“百代文宗”的极高评价。陆机所著《文赋》为中国学史上的经典名篇,他所书《平复帖》现为故宫博物院第一号国宝级文物,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时早50年以上,被后世尊为“墨皇”和“祖帖”。陆机既是松江文化的骄傲,也是松江的人文鼻祖,不仅对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26 07:52:04 Catid:478 Status:6

18. 独特的个体,深远的传统 他们用不变,折射时代的巨变 [100%]

...象。 评委毛尖感到,“梁光正”这个“在暗地里发光”的父亲形象,接续了学史里中断很久的‘地父’形象。“这个形象,属于辗转反侧后的中国,属于21世纪。” 青鸟,宝珠,红楼梦 在高速发展中 传统文化更为必需 今年的提名作品中,有诸多着眼传统文化的作品。评委程永新认为,这样的书,是当下特别需要的—&mdas...

标签:没用 红楼梦 白先勇 梁光正 小说 发布日期:2018-04-15 08:33:00 Catid:481 Status:6

19. 媒介与文化双重视域下的现代期刊研究 [100%]

...介的场域中去研究,放在期刊自身的传播过程中去审视,其理论视野涉及到期刊史、思想史、学史、政治史等领域,对五四期刊做总体性、系统性研究,因此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视野,深刻洞见其历史全貌。在充分肯定五四期刊进步性的同时,作者也对期刊重视工具理性的局限性以及这一时期期刊的文化传播在文化嬗变中产生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批判,这种辩证的思考,对更加...

标签: 发布日期:2021-05-14 09:51:21 Catid:1830 Status:6

20. 萧红从写作开始就尝试寻找整体认识世界的方法 [100%]

...从开始写作到去世,统共写了十年。但是,就靠那十年的写作,也足够使人惊艳——现代学史上最重要的批评家鲁迅、胡风、茅盾等都为她的重要作品《生死场》或《呼兰河传》作过序,鲁迅接受记者采访时断言萧红会取代丁玲,正如丁玲取代了冰心一般。这“神”一样的预言延续到了今天。如果泉下有知,萧红和当年的伙伴们会怎么看今天的“红火”?我...

标签:萧红 时代 作品 发布日期:2014-10-22 07:07:59 Catid:56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