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5,892项。(搜索耗时:0.0360秒) [XML]

11. 我国将在火星探测中使用光子通信 [100%]

...——将信息通过光的偏振调制到一个个光子中,再利用激光进行传输,让地面接收到来自宇宙深空的信息。这种技术比目前广泛采用的微波通信更先进,上海科研团队在光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光子通信还将应用于我国的深空探测。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视频信息调制到光子上,从月球向地球成功传输了一段视频,展现了光子通信的神奇。与微波...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13 10:15:12 Catid:478 Status:6

12. 元宵节,林海深处收到“月的消息” [100%]

...天线,也是全亚洲口径最大、作用距离最远、技术最新的天线设备。 吕增伟所在的佳木斯深空测控站,位于祖国东极边陲的林海深处,代号“林海”,和西北戈壁的喀什深空站,以及阿根廷深空站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深空测控网,在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测任务中担当重任。 此刻,天线对准的方向,正是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月球。 2024年6月,这座天线也是以...

标签: 发布日期:2025-02-13 09:50:59 Catid:1830 Status:6

13.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这四大看点请收好 [100%]

...后,探测器太阳翼和定向天线相继展开,在测控系统支持下,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其间进行深空机动和中途修正。二是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并经过制动后,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首选进入窗口,其间在着陆区上空对着陆区开展探测。三是探测器择机实施降轨机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环绕器升轨返回到停泊轨道,为着陆过程提供中继通信。四是着陆巡视器进入火...

标签:天问一号 发布日期:2020-07-24 05:58:29 Catid:1830 Status:6

14. 中国航天史上最长任务开启 谁来接力“天问”? [100%]

...? 天问二号开启了我国首次对地外小天体的“双目标探测”,这意味着我国深空探测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中国航天从“日积跬步”到“十年之约”,如此长的任务周期,和以往相对短期的任务相比有何不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 张晓天:天问二号是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当中任务周期最长、飞行距离最远的任务。这次超长时间的深...

标签: 发布日期:2025-05-30 01:45:29 Catid:565 Status:6

15. 中国一直在为火星和小行星探测做技术准备 [100%]

...京3月3日电(记者姬少亭 刘欢 梁赛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透露,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一直在为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做技术准备。 “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已经完成了一些火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的技术攻关,但技术准备和立项是不一样的。”叶培建曾多次呼吁火星项目尽早开始,认为中国已经有能...

标签:叶培建 航天科技 小行星探测 发布日期:2015-03-03 03:40:00 Catid:522 Status:6

16. 我国火星探测器模型首次亮相:分环绕器与着陆器 [100%]

...照2020年发射计划进行紧锣密鼓的研制,进展顺利。 据牛升达介绍,探测火星,需要突破深空超远距离测控通信、火星制动捕获、在轨长期自主管理、稀薄大气减速与安全着陆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火星探测器的最远通信距离约4亿公里,是地月距离的900多倍,按光速38万公里/秒的速度计算,与地面测控站的往返“对话”一次需要40多分钟,而且传递的“声音&rd...

标签:着陆器 火星探测器模型 发布日期:2015-11-03 08:18:40 Catid:1159 Status:6

17. 揭秘!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的地月合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100%]

...现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团队给探测器配备了光学导航敏感器,并对深空探测相关光学导航方法进行工程验证。这个光学导航敏感器安装在探测器上,可以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通过对火星成像,利用火星图像计算火星的形心位置和视半径大小,结合估计算法获取探测器相对于火星的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此次地月成像即由光学导航敏感器自主曝光拍摄...

标签:天问一号 发布日期:2020-07-29 09:57:02 Catid:1830 Status:6

18. 叶培建院士:“嫦娥五号”将采用全新方式返回 [100%]

...gn: center;">叶培建院士进行深空探测态势及我国发展路线之思考的讲座。本报记者周维海摄  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2017年发射,将完成我国无人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叶培建院...

标签:探测五号 嫦娥 发布日期:2014-05-16 10:07:54 Catid:1159 Status:6

19. 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 “冬眠”技术或颠覆未来太空旅行 [10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都在研究控制宇航员“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 日前,ESA就提出了一个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的载人探测概念。那么,宇航员冬眠究竟有什么好处?又面临哪些困难呢? 冬眠技术有助于破解深空探测难题 众所周知,深空探测飞行距离远,时间动辄数月甚至以年计,宇航员面临长...

标签:火星 太空旅行 发布日期:2019-11-25 03:11:03 Catid:1830 Status:6

20. 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取得了哪些成果? [100%]

...受到地球大气吸收、扰动和阴雨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探测行星际等离子体、磁场信息,必须到深空中去。 高分专项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赵坚介绍,近一年来,国家航天局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南京大学等工程任务团队,开展卫星平台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技术试验300余次,太阳光谱成像1000余次,圆满完成了“羲和号”在轨测试...

标签: 发布日期:2022-08-31 09:56:24 Catid:183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