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347项。(搜索耗时:0.0665秒) [XML]

11. 5月中巴合作培育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 [100%]

...超过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统计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70万公顷,但由于杂交水稻普及率低,全国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为2.5吨。耕种方式落后是拉低产量的原因之一。 据悉,在今年五月,巴基斯坦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100吨由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指导、在巴基斯坦当地研发的耐高温杂交水稻种子将销往菲律宾。这是巴基斯坦杂交水稻...

标签:巴基斯坦 水稻 杂交 发布日期:2018-04-19 04:10:02 Catid:1162 Status:6

12. 我国首个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在河南邓州开工 [100%]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赵培玲 记者潘热新)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获悉,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近日在河南邓州举行奠基仪式,成为我国首个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 项目一期工程包括60亩科研中心和种子加工检测中心,370亩基因资源圃和育种站,1万亩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示范区。预计到2018年12月可全部建成,3年内形成年产优质杂交小麦种子250万公斤的能力...

标签:小麦 杂交 种子 发布日期:2018-01-29 09:59:59 Catid:565 Status:6

13. 亩产1046.3公斤!袁隆平团队交出第三代杂交水稻成绩单 [100%]

...。力争明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再向全国推广,做更大面积示范和种植。”22日,长沙,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一片欢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育出的新组合经实地测产后,由专家组晒出了产量“成绩单”。袁隆平也开心地作出了如上评价。据测产结果,第三代杂交水稻在衡南县基地的实测实收,平均亩产达1046.3公斤。

标签:新型杂交水稻 发布日期:2019-10-23 02:20:31 Catid:565 Status:6

14. 2023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 [100%]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项俊平 记者李建民 9月10日,2023红莲型杂交水稻发展论坛暨衍升科技创新品种全球发布会在武汉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恩施州农科院、荆州农科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南等省水稻种植区的近300位金冠客户出席活动。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武汉大学原...

标签:红莲型杂交水稻 粮食安全 发布日期:2023-09-12 02:48:53 Catid:25 Status:6

15. 不同类型酵母杂交促进各类啤酒出现 [100%]

...电(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不同类型酵母杂交可以促进杂交种适应酿造环境,促进不同类型啤酒出现。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使用酵母制造不同的发酵产品,如啤酒和红酒。人类通过驯化方式创造出了许多可以适应不同工业环境的酵母品种,它们是综合了不同亲本种独特特征的杂交种。 比利时VIB-KU鲁汶微生物学中...

标签:酵母杂交 啤酒 发布日期:2019-10-22 11:11:22 Catid:1830 Status:6

16. 袁隆平身边的年轻人:下田像吃饭一样频繁 365天基本都在田里 [100%]

...%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尽管今年已经90岁高龄,袁隆平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在位于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杂交水稻中心”)的办公室,他带领研究团队又把目光瞄...

标签:袁隆平 杂交水稻 农业 发布日期:2019-12-02 05:49:52 Catid:565 Status:6

17. 科技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 接连赴湖南调研袁隆平杂交水稻团队 [100%]

...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 该噱头事件引发网友大量关注。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水稻去镉、海水稻培育成...

标签:袁隆平 杂交水稻 发布日期:2018-08-17 11:23:55 Catid:565 Status:6

18. 贵州岑巩:杂交水稻制种“赶花”忙 [100%]

7月31日,农民在贵州省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利用竹竿对杂交水稻进行人工授粉。近日,位于贵州省岑巩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入水稻授粉期,农民们利用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赶花”,让杂交水稻充分授粉。 据了解,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目前常年种植面积4万余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水稻良种800万公斤。新华社记...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7-31 09:28:05 Catid:493 Status:6

19. 袁隆平团队:“禾下乘凉梦” 自有后来人 [100%]

新华社记者周勉 “袁老师逝世前,我们的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纪录是1152.3公斤,他生前一直希望能突破1200公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说,今年他和同事们在全国设置了5个攻关试验点,其中一些试验点已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曾经像呵护稻子一样爱护并...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17 09:53:11 Catid:565 Status:6

20. 湖北罗田打造国家级红莲型杂交水稻“芯片”基地 [100%]

...项俊平记者李建民9月2日在武汉大学与湖北省罗田县共同举办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获悉,罗田县通过实施“教授回乡”计划成功引进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科研团队,建设研发基地,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罗田打造成为国家级红莲型杂交水稻“芯片”生产基地...

标签: 发布日期:2021-09-08 09:51:18 Catid:56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