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0,320项。(搜索耗时:0.1079秒) [XML]

11. 如何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仍有待研究 [10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通过立法实现收集个人信息最小化 如何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一个“看脸”的时代似乎悄然来临。伴随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所越发广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商场、超市、火车站、医院等场所,一些居民小区也开始对出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而技术带来方便快捷高效...

标签:个人信息 发布日期:2020-11-03 03:31:53 Catid:565 Status:6

12. 人脸识别渐成泛滥之势,该给狂奔的技术套上笼头了! [100%]

...违法犯罪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然而在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中,用户或被反复弹窗提示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或在并无人脸识别平行选择的情况下被动接受刷脸,甄别能力较弱者...

标签:人脸识别 泛滥之势 发布日期:2020-11-27 09:17:32 Catid:1830 Status:6

13.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大学教授起诉动物园人脸识别 [100%]

...案受理这起案件。 郭兵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规定,园区收集、使用原告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原告同意。而且,被告收集、使用原告个人信息,应该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采指纹,我是同意的。但是采集人脸信...

标签:野生动物 发布日期:2019-11-04 03:42:47 Catid:1830 Status:6

14. 数据采集使用莫忘“红绿灯” [100%]

...脸照片被罚10万元”登上热搜。虽然其声明收集的人脸信息已删除,但车企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话题仍受到各方关注。小鹏汽车等企业想跑出更快的加速度,就要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重视“安全驾驶”,不能忽视合规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今年8月,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

标签: 发布日期:2021-12-20 09:06:38 Catid:1830 Status:6

15. 拿个厕纸都要刷脸!谁来保护我的信息安全? [100%]

...证后,房子当天就被过户出去,而且立刻被买家抵押给第三方。售房者们说,仅仅被韦远鹏一个人骗的受害者已经超过10人,受骗总额超1000万元。 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演示用照片骗过人脸识别门禁。截图

标签:刷脸取厕纸 刷脸 人脸识别 发布日期:2020-12-15 04:35:40 Catid:1830 Status:6

16.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杭州一动物园被起诉! [100%]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原告 未经同意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事情源于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的一次消费经历。 起诉状显示,2019年4月27日,郭兵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年卡,支付了年卡卡费1360元。办理该年卡时,被告明确承诺在该卡有效期一年内(自2019年4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通过同时验证年卡及指纹入...

标签:人脸识别 发布日期:2019-11-04 03:19:15 Catid:1830 Status:6

17. ZAO致歉:称不会存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且无支付风险 [100%]

...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ZAO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以下说明: 1. “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ZAO”称,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为保护肖像权不被冒用,“ZAO”设置了真人验证环节,整个过程仅为验证用户上传的照片是您本人,为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ZAO”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2.“ZAO”所呈...

标签:“ZAO”运营团队 致歉 发布日期:2019-09-03 02:02:06 Catid:565 Status:6

18. 纳税识别号可能成第二张身份证 将打击灰色收入 [100%]

...将拥有一个由税务部门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除此之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纳税识别号”相关规定的出台,将使目前大量存在的“灰色收入”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监管。   税务系统早已着手研究只待时...

标签:识别号 纳税人 收入 发布日期:2015-01-12 03:52:55 Catid:565 Status:6

19. 为啥人脸识别防沉迷不能“一刀切”,看完专家观点你就懂了 [100%]

...管问题,以及衍生的借号、租号等破坏游戏生态的行为。 另一方面,人脸特征等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且行业尚未出台统一规定,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业界在应用时可谓慎之又慎。 7月3日,南财合规科技论坛的“探讨未保边界:人脸识别的应用”圆桌论坛中,多位专家学者就人脸识别的应用与发展议题展开了讨论。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7-06 05:33:51 Catid:1940 Status:6

20. 教育部科技司:校园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应谨慎,将限制和管理 [100%]

...广泛应用或涉嫌“侵犯隐私”。 雷朝滋指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教育部已经在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组织专家论证研究。” “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都要非常谨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集,尤其涉及到个人生物信息的。”雷朝滋谈到。 澎湃新闻注意到,为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健康发展,...

标签:人脸识别 校园 教育部 发布日期:2019-09-05 04:39:56 Catid:183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