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5,894项。(搜索耗时:0.1470秒) [XML]

1911. 惊险!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 [100%]

...小于0.05个天文单位(7479893公里),且其直径超过140米。 目前,小行星“贝努”是学家们密切关注的目标之一——尽管它在未来200年内撞击地球的几率很小,“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目前正对其进行观测。 CNEOS负责人保罗·乔达斯此前对《新闻周刊》表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贝努”撞击地球的几率为千分之一;不...

标签:小行星 地球 发布日期:2019-10-17 06:09:54 Catid:1830 Status:6

1912. 第九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七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召开 [100%]

...上生态学的热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骆亦其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教授,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北京大学赵淑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等20余名国内外生态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就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就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天人合一”,美国亚利桑那...

标签:生态学 生态 教授 系统 发布日期:2017-05-23 03:01:44 Catid:478 Status:6

1913. 仁会生物左亚军:新药研发值得一生去深耕 [100%]

...技术总监伍登熙担任董事长,并聘请中科院生化所生物工程中心前副主任孙玉琨教授担任首席学家。2013年底,上海华谊生物转制,并更名为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仁会生物致力于创新生物医药的研发,在其成立之初,便将目光瞄准糖尿病领域,力图研制出中国糖尿病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谊生泰”正是从此开始...

标签:生物制药 科技创新 发布日期:2021-09-25 06:53:00 Catid:1830 Status:6

1914. 寻找地球2.0、潜入万米深渊,千人共赴科学与科幻的远征 [100%]

...来,这也是科幻作家对于当下以及未来的思考所映射的世界。“人类最终要去往何方,这需要学家、科技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作为科幻作者,我也很荣幸能够描绘那些不一定到来的未来,希望它们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阅读的快乐和思考。”

标签: 发布日期:2023-09-27 05:31:16 Catid:1940 Status:6

1915. 河南考古发现:5000年前先民已会观象授时、养蚕织绸 [100%]

...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在郑州召开了“青台遗址天文遗迹专家鉴定研讨会”。参会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30多位天文学家、天文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经过论证后一致认为,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为天文遗迹无疑。顾万发介绍,目前已经确定,这个“北斗九星”斗...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8-30 07:27:16 Catid:483 Status:6

1916. 促进母婴事业健康发展,孕育全周期陪伴服务联盟正式启动 [100%]

...2024052309593266.003.png" border="0" alt="" style="max-width: 1000px;" /> 三元食品首席学家、国家母婴研究中心主任陈历俊解读中国母婴营养组学队列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5-23 04:38:49 Catid:1940 Status:6

1917. 中方回应美方再次指责中国隐瞒疫情:“甩锅”推责 赶不走病毒救不了病人 [100%]

...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钟南山院士等为抗击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作出重大贡献的医控专家和学家,都受到了国家级隆重表彰和嘉奖。然而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对待像安东尼·福奇这样的医学专家,以及朱海伦医生、克罗泽尔舰长这样的“吹哨人”的呢?我刚刚看到报道,今年4月因投诉美国政府在科学领域任人唯亲、搞政治化而被解职的前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管...

标签: 发布日期:2020-10-09 06:51:23 Catid:565 Status:6

1918. SSPS高峰论坛在穗举办 中科国恒助力中国空间太阳能科技走上新台阶 [100%]

...战略的创新性系统工程。 全球首个SSPS空间太阳能电站由中科国恒集团携中国科学院诸多学家研究成果,与包括航天科技、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密切协作,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推广的重大项目,将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能源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SSPS空间太阳能电站,不仅会成为未来全球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其技术发展过程中,还将带动形成一系列高新技术成...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7-22 08:49:21 Catid:565 Status:6

1919. 向“新”而行 提“质”而上 [100%]

...73kg,对昭通农业科学院的马铃薯研发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学家金黎平在测产现场宣布。近日,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学家金黎平任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对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昭薯11号”进行极量攻关测产验收,该品种创造了昭通自育马铃薯品种的最高单产纪录。

标签: 发布日期:2024-11-26 04:33:07 Catid:1373 Status:6

1920. 大招来了!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新突破 [100%]

...,是当前全球抗疟的最重要武器。一旦疟原虫普遍对其产生抗药性,后果将十分严重,全世界学家都非常担心‘青蒿素抗药性’进一步恶化。” 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

标签:屠呦呦 青蒿素 发布日期:2019-06-18 08:47:20 Catid:26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