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4,204项。(搜索耗时:0.1107秒) [XML]

171. 远古发现|研究发现1亿年前知了不会“高歌” [100%]

....jpg" border="0" /> 缅甸克钦琥珀中的蝉总科成虫(左)、末龄幼虫(右上,显微CT图)和蝉蜕化石(右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此次,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对蝉总科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行为、形态演化规律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次研究涉及11枚新标本,全部来自约1亿年前的缅甸克钦琥珀,包括6枚...

标签: 发布日期:2024-01-12 10:50:10 Catid:1830 Status:6

172. 重磅!中国江西发现亚洲首个霸王龙足迹!很可能来自“匹诺曹王” [100%]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相比保存恐龙死后信息的骨骼化石,足迹化石重现的是恐龙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由于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恐龙足迹很难保存下来,而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霸王龙,其足迹化石就更为稀少,因此一直是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贵发现。 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学家联合宣布,在江西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

标签:江西 霸王龙足迹 发布日期:2019-07-30 09:46:39 Catid:565 Status:6

173. 冯骥才:民间木版年画含3种堪称"活化石"的古艺 [100%]

...说它很古老,到底多古老?且不说文献的记载,只说它的技艺就了不得,至少有三种堪称“活化石”的古艺在里边。  壹是雕版印刷。这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是出土于敦煌的唐代咸通年间的《金刚经》,不单文字精美,插图的线条也流畅而纯熟,这表明至少一千二百年前中国人就用雕版来印制图书了,后来的年画就是从中诞生的。  ...

标签:年画 雕版 拓印 发布日期:2014-03-07 12:10:31 Catid:565 Status:6

174. 摆生态 摆文化 摆健康 延吉全力做好延龙图新区建设文章 [100%]

...之景;向西,记者又感受到新区的“文化”传承。在延吉市帽儿山东北坡上的延吉古生物化石发掘现场,化石保护面积大约9万平方米。2016年5月,经有关专家确认,此处化石为白垩纪中期古生物化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经过抢救性发掘保护,已做了17个皮劳克,今年达到发掘条件时进行发掘保护。这是我省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群,填补了古地理、古生物研究的空白...

标签:文化 规划 延龙图新区 延吉 项目 发布日期:2017-05-08 04:53:00 Catid:1042 Status:6

175. 2020年全国电力供需将总体平衡 [100%]

...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为51%。 从生产端看,2019年我国电力延续了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均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比上年底增长5.8%。其中,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173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612万千瓦。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3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

标签:电力供需 发布日期:2020-01-22 04:13:27 Catid:25 Status:6

176. 能源消费总量“天花板”明确2020年50亿吨标煤2030年60亿吨 [100%]

...,已经国务院同意并于近日印发。按照相关部署,到2020年,全面启动能源革命体系布局,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根本扭转能源消费粗放增长方式,实施政策导向与约束并重。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能源开发...

标签:能源 可再生能源 发布日期:2017-04-26 03:31:36 Catid:26 Status:6

177. 广西南丹:白裤瑶群众的幸福家园 [100%]

...中4.2万人聚居南丹县。因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白裤瑶群众大多生活在大山深处,生存条件恶劣。“十三五”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3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2017年6月,南丹县启动总投资13.7亿元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规划了里湖王尚、八圩社区、八圩瑶寨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约...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7-06 04:27:48 Catid:493 Status:6

178. 骄傲!中国江西首发亚洲霸王龙足迹 [100%]

...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暴龙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恐龙,数量本来就少,变成化石的就更少了。” 据悉,这个标本最初是赣州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的。施工队清理石头的时候,工人们看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便派人联系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称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8-02 09:40:09 Catid:575 Status:6

179. 电力行业煤控面临四大挑战,陕西率先探索“优旧迎新” [100%]

...报实习记者|周逸然 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煤控取得较大进展,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高且电力消费增速趋缓,电力消费增长稳定且投资增速放缓。同时,电力行业煤控也面临着诸如电力消费超预期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挑战。陕西省作为电力行业煤控的主战场,其电力行业煤控挑战巨大。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

标签:十三五 电力消费 非化石能源 发布日期:2018-08-16 03:53:27 Catid:25 Status:6

180. 攀枝花发现的手兽足迹 “手兽”曾是恐龙天敌 [100%]

...杀”,当做点心吃掉。4月7日,中、美、德三国古生物学者向华西都市报独家披露手兽足迹化石的发现过程。  金沙江边出现奇怪足迹  最先发现怪兽足迹化石的,是攀枝花市摄影协会主席李学智,他也是一名奇石收藏家。去年,李学智听说当地某镇距离金沙江几公里远的山坡上有一处很特别的动物脚印,有可能是恐龙的。“在我印象中,攀枝花从未曾发现过任...

标签:足迹 恐龙 立达 发布日期:2014-04-22 10:32:00 Catid:10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