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2,139项。(搜索耗时:0.1231秒) [XML]

161. 这朵“南京花”开了1.74亿年 [100%]

...国际研究团队,新近在南京东郊发现了200多块远古化石花的标本。研究表明,这些花朵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有1.74亿年,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它们的发现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前推大约5000万年。科研人员将之命名为“南京花”。相关研究成果18日发表在生命科学领域知名刊物《电子生命》上。 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8 07:27:00 Catid:493 Status:6

162. 南开教授解读2018高考作文题:弱化文学性 强调思辨 [100%]

...论写作。 事实上,纵观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目,从1977年的“他像雷锋同志那样”,80年代的环保题材,如“树木森林气候”,90年代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以后的如“心灵的选择”“材与非材”“智慧芯片”,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一方小小的作文格纸上早已烙下了清晰的时代印记。 周志强认为,高考作文题目非常好地...

标签:高考天津卷 高考作文题目 发布日期:2018-06-08 03:20:00 Catid:565 Status:6

163. 发条青蛙、红白机、楚留香…时光博物馆这几天“降临”上海,要看抓紧了 [100%]

...5大主题展馆。这其中包括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衣食住行变化的时光杂货铺、奇妙时空屋、年代照相馆和岁月交通局。 在“时光杂货铺”里,你可以与儿时记忆相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票券走遍天下,无票券寸步难行。无论是米面粮油,还是生活用品,一律凭票券供应。而现在,一台手机买遍天下,网购、海淘、线下购...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4 04:20:00 Catid:478 Status:6

164. “马桥文化”命名40年来,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什么? [100%]

...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马桥文化存在于公元前第二千纪以内,绝对年代为距今3900—3200年之间,对照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序列,其年代大致相当于夏代和商代。 考古专家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上海是三大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地,最早为崧泽文化,大约在5500年前后,遗址位于青浦境内;其次是广富林文化,大约在4300年前后,遗址位于松江境内;...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11 09:49:00 Catid:478 Status:6

165. 排队的变迁:一组跨越40年的排队照片 [100%]

...“排队”这两个字结缘。 那是1975年,改革开放前,不少生活物资还处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当时在杭州的商业系统工作的吴国方,正好遇上政府着力治理“开后门”的情况。当时,西湖区商业局组织了吴国方等基层干部,赴上海考察“刹歪风、堵后门”工作的经验。为了记录下优秀经验,吴国方专门向同事借了一台还在研制调试中的西湖牌相机。 上...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1-17 07:45:00 Catid:478 Status:6

166. “我们用了华为首台程控式交换机”——上世纪90年代义乌邮电局与华为公司发展初期的故事 [100%]

...神不谋而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两者紧密协作,谱写了一段时代佳话。  上世纪90年代华为08机机房设备  为了用华为的机子和省局甩电话  1993年,王建林是当时义乌邮电局副局长,负责通信建设和技术。  2018年,他已退休在家,带带小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当记者表明来意,他很是惊讶:“我们用了华为首台程控式交换机,你们怎么知道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26 09:56:22 Catid:478 Status:6

167.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100%]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20世纪80年代,四川平武县平通公社社员朱开兰一家喜看新买的电视机(新华社记者孙忠靖摄);下图:2015年6月26日,观众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观看4D动画电影(新华社记者刘颖摄)。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吗?还记得彻夜排队为买一张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吗?还记得自己第一部手机是什么牌子吗?……如今,这些物件有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9-18 03:27:55 Catid:493 Status:6

168. 静安一条“时光走廊” 回溯一代人的来时路 [100%]

...离开的时光记忆,希望可以借助本次展览打造一个大家可以穿越的时空,回到那个很慢很慢的年代,寻觅一种属于那个年代的上海味道。在展览的入口处,主办方设置了一个时空邮局。所有参展者可以写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或特定的人,并盖上此次展览的纪念戳,主办方安排工作人员代为邮寄。而时空邮局也可成为连接过去未来的桥梁。在实物方面,此次展览所展出的日...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2-11 11:27:22 Catid:478 Status:6

169. 老字号如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100%]

...大寿”,而梅龙镇酒家也将迎来成立80周年。纵观目前沪上不少老字号,或者是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立,或者是在这个阶段蓬勃发展,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其中有什么老字号发展的“密码”? 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品牌占全国品牌总数的70%以上,那个时候的南京路,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商业中心,集中了中国商界最著名的商号,特别是在与众多洋商...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4 09:30:16 Catid:478 Status:6

170. 百年来,上海住宅发生了哪些变化 [100%]

...景画。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进入长江流域,上海人口激增,地皮价格高涨。自19世纪50年代起,便仿照欧洲联排式住宅的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形成最初的里弄式住房。19世纪70年代改用砖木结构,设计了上海独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这是一种群体集居的居住方式,并成为之后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 石库门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大多成排建筑在井...

标签:住宅 上海 建筑 工人 发布日期:2017-07-17 10:40:11 Catid:496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