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5,289项。(搜索耗时:0.1573秒) [XML]

1551. 山东嘉祥:传承魅力鲁锦文化 [100%]

2月15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一家鲁锦纺织企业,工人在搓棉条。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有着悠久的鲁锦文化。鲁锦是鲁西南地区特有的纯棉手工提花纺织物,因色彩绚丽,灿烂似锦而得名。鲁锦织物工艺繁复,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轧花、纺线、络线、织布等72道工序,在当地有“不经72道手,穿不上一件新衣服”的说法。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列入...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2-16 01:27:35 Catid:493 Status:6

1552. 寒假学戏曲 国粹永传承 [100%]

1月26日,湖北省秭归县希望小学教师姜莺(前)在教授学生戏曲动作。寒假来临,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希望小学开设戏曲兴趣培训班,吸引当地众多学生前往学习。学生们在专职教师指导下,学习戏曲基础知识和戏曲表演技巧,零距离体验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发(王辉富 摄)1月26日,湖北省秭归县希望小学的学生在练习...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26 07:27:50 Catid:493 Status:6

1553. 提升中山中路品质 传承历史商业文化 [100%]

  □首席记者薛亮亮高音喇叭叫卖声充斥、低端零售业汇聚、小商小贩混杂……地处老城区黄金地段、曾被誉为“沪郊第一街”的中山中路,如今已少了昔日繁华商业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与松江城市发展格格不入。如何提升中山中路商业业态品质,恢复昔日辉煌,留住历史底蕴和时代变迁文化?区政协委员张正平提出了建议。提升中山中路的商业业态品质看似是...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18 07:41:15 Catid:478 Status:6

1554. 针尖上的传承:千年汴绣“跨界”焕新生 [100%]

张留凤在公司和员工一起讨论设计方案(2018年12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张留凤在公司展厅内介绍汴绣作品的制作工艺(2018年12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张留凤在公司展厅内展示融入了汴绣的生活用品(2018年12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张留凤在公司展厅内摆放汴绣展品(2018年12月20日摄)。  新华社...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10 07:27:37 Catid:493 Status:6

1555. 胶东花饽饽文化博物馆传承民间面食文化 [100%]

1月8日,工作人员展示一款贺寿团圆的花饽饽。 近日,山东省莱西市胶东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开馆。该馆收集整理胶东地区上百种民间传统面食的制作技法和工艺,大多以福寿、嫁娶等为题材,图案包括花、鸟、虫、鱼,将普通的面食赋予美感和灵性,特别是新推出贺岁主题的花饽饽,受到商家和顾客的喜爱。 新华社记者 李紫...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1-09 01:28:00 Catid:492 Status:6

1556. 湖北来凤:非遗南剧传承进校园 [100%]

12月26日,在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小学,学生练习南剧动作。今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民族小学将国家级非遗南剧引入校园,开设戏曲兴趣活动班,聘请南剧传习研究所老师为学生授课,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南剧又称南戏、施南调,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27 01:28:12 Catid:493 Status:6

1557. 浙江湖州:柳编手艺进课堂 [100%]

12月26日,东林镇第二小学学生在柳编教学传承课堂上制作柳编工艺品。近年来,为了传承当地非遗柳编技艺和特色文化,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第二小学专门在校内开设了柳编教学传承课堂,让孩子们传承非遗文化。柳编技艺在东林镇已流传了400多年,柳编篮子、盆等用品曾是当地百姓家中的常用物品。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12月26日,柳编艺人陈林...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26 07:28:20 Catid:493 Status:6

1558. 传承红色基因 [100%]

  建功新的时代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20 07:40:58 Catid:478 Status:6

1559. 培育爱国情 激发报国志——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的“红色”传承 [100%]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毛笔字(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阿曼摄新疆库车县林基路小学学生在跳篮球操(12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阿曼摄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6 06:51:42 Catid:493 Status:6

1560. 文化和工艺传承需要生活化——访台湾“陶作坊”创办人林荣国 [100%]

12月7日,林荣国在台北永康街陶作坊店内展示陶艺作品。 游客来到台北永康街,多半是为寻觅巷弄中的台湾美食。殊不知,饮茶文化也是这里重要的人文脉搏。 “只要有人类存在,一定需要喝茶。”“陶作坊”创办人林荣国说。林荣国创立以陶艺传递生活美学的“陶作坊”品牌,至今已35年。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12月7日,林荣国在台北永康街陶作坊内...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0 06:51:23 Catid:493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