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3,734项。(搜索耗时:0.0648秒) [XML]

141. 企业数据安全:在风险控制中觅得发展良机 [100%]

...受益于信息化与数据化带来的业务良机的同时,会经受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约束,面临数据泄露等风险,数据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 在政策方面,随着近年来多部数据保护领域法规的公布,对企业数据合规提出了更为规范与严格的要求,如何开展企业信息和数据安全合规、治理与执行落地,成为大多数企业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对于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数据跨...

标签: 发布日期:2022-10-17 05:01:11 Catid:1940 Status:6

142. 个人信息保护要加快立法更要强化执行 [100%]

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2月1日新华网) 这个大数据时代,赋予了我们社会及...

标签:立法 保护 个人 信息 发布日期:2015-02-03 07:56:01 Catid:565 Status:6

143. 部分网络平台账户可注销了 这是不是你的“刚需”? [100%]

... 其实这只是隐私政策猫腻的冰山一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互联网信息泄露隐性风险重重:拥有个人信息资料的商业机构被外部窃取或内部泄露;技术漏洞造成用户大量隐私内容曝光;用户个人由于信息保管不当,被不法分子获得等。

标签:网络平台 注销 隐私 发布日期:2017-09-04 10:30:54 Catid:565 Status:6

144. 今日热点舆情:侵犯隐私的APP必须严惩 [100%]

...管方(制度法制)积极作为。网民“丁家发”:民众的个人隐私权不容侵犯,不能任由APP泄露或贩卖个人信息,有关监管部门应采取得力有效的应对举措,坚决遏制APP的不法行径,以保障广大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中国经济网:如今,全球每天诞生的新APP不计其数。只有通过既定法律底线,监管及时有力、消费者提高警觉,各方合力才能遏制住部分APP肆意获取...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1-30 09:45:07 Catid:483 Status:6

145. 中青报:刷脸时代,个人生物信息保护也要跟上 [100%]

...全性同样不可忽视。然而,诸如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以及酒店等领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层出不穷。而生物信息更具有特殊性,对保护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它的唯一性、终身性,延长了信息泄露的影响期。我们在网上自拍或在街上走路时,都有可能不自觉交出自己的个人生物信息,这也是其安全风险引发更多关注的原因。上述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对...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4-18 01:28:37 Catid:484 Status:6

146. 二手平台上为何还能买到个人信息? [100%]

...者,一些卖家为了隐匿自己的身份,常常使用由他人实名认证的账号进行交易。 堵住信息泄露源头,加强审核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杜绝二手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买卖,应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堵住信息泄露源头。记者调查发现,二手平台上被倒卖的个人信息不少来源于黑客盗取和“内鬼”泄露。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

标签:个人信息泄露 发布日期:2020-12-22 01:58:07 Catid:565 Status:6

147. 央行:未授权任何APP提供征信查询服务 [100%]

...了,如果在一些号称可以“直连央行征信系统”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上查询征信,有可能泄露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央行征信中心官网近日在显眼位置进行了安全提示,称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APP代查征信易泄露隐私记者在苹果的APP商店里搜索“征信”关键字,就随意搜索出十多条号称可以进行个人征信查询的APP,其中好...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5-09 09:00:04 Catid:479 Status:6

148. 10款热门APP有8款偷获用户信息 广告插件耗流量 [100%]

...   3.读取个人隐私   有用户说,总是有APP要读取我联系人和位置信息,很担心隐私泄露。   本报讯(记者薛松)本报上周率先报道“网信办将出台APP管理办法”消息后,引发社会关注。最近,本报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大多数APP为赚取广告费,内置广告插件大量消耗用户流量,还大肆搜集用户隐私,完全可以将用户手机转换为追踪设备。而这些,用户...

标签:广告 app 用户 发布日期:2014-11-03 06:13:53 Catid:1159 Status:6

149. 禁令之下,二手平台上为何还能买到开房记录、户籍等个人信息? [100%]

...“单个账号70元一个,有交易记录的200元至320元不等,均已实名认证。” 堵住信息泄露源头,加强审核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杜绝二手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买卖,应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堵住信息泄露源头。记者调查发现,二手平台上被倒卖的个人信息不少来源于黑客盗取和“内鬼”泄露。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

标签:二手平台 发布日期:2020-12-22 07:58:09 Catid:565 Status:6

150. 10分钟访问照片文件25000次 手机App为何如此任性 [100%]

...>健全信用监管机制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应当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林仁聪建议,用户应当谨慎勾选同意App自由访问自身信息的选项,若碰到强制勾选才可使用的App,应当及时向厂商、App下载平台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应及时举报;对相应App限制流量,限制后台启动等;同时,为避免窃听窃拍,用户应关闭这类App的麦克风、...

标签:访问照片 手机App 发布日期:2020-07-01 11:39:39 Catid:1830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