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4,572项。(搜索耗时:0.2586秒) [XML]

1411. 科技部将与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办2015年创新大挑战年会 [100%]

...目前,大挑战已资助了8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个创新项目,资助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中国学家及科研团队申请的23个项目获得了资助。 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发展,携手共赢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800余位科研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代表,与会者将围绕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按惯例设置了科学主题...

标签:盖茨基金会 创新挑战年会 创新驱动 发布日期:2015-10-15 03:53:19 Catid:1159 Status:6

1412. 中国脑机接口获得世界级重大成果 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 [100%]

...言解码的不断临床试验,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项目主要学家为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教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吴劲松教授和陈亮教授。 脑虎科技实时汉语言解码。 项目团队...

标签: 发布日期:2025-01-08 02:37:57 Catid:478 Status:6

1413. 科学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自然产物 武汉并非源头 [100%]

... 彭大伟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的起源、传播及演变备受关注。近日,多国学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是自然产物,存在比武汉更早的源头,新冠病毒或存在多个变体。  新冠病毒是自然产物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发表名为《基因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病毒起源于自然》博客文章。文章援引美国科...

标签:新冠肺炎 发布日期:2020-03-30 10:22:41 Catid:1855 Status:6

1414. 迄今最重中子星质量超2个太阳 [100%]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刘霞)美国学家在16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发现了迄今最重的中子星J0740+6620,其距地球约4600光年,直径约25公里,质量约为2.17倍太阳质量,接近其被自身引力压成黑洞的质量极限——3.2倍太阳质量。 据美国太空网16日报道,J0740+6620是一种不断旋转的中子星——脉冲星,具体而言,是一种毫秒脉...

标签:中子星质量 脉冲星 发布日期:2019-09-18 04:05:28 Catid:1830 Status:6

1415. 200岗位虚位以待 西湖大学最大规模全球“揽才” [100%]

...;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模式,学术成果就是唯一评价标准。或者说,我们对一位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实质性进展。”23日当天的面试,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由“同行”来评价应聘者的水准。“所以,如果你将参加西湖大学的面试会,你需要告诉评审专家的是,你在科研上的创新思路,它的突...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3-19 09:57:23 Catid:478 Status:6

1416. 有它开拓航路,不惧海冰围困 [100%]

...从两侧滑过,从而保证安装在船底的各种地形探测设施能够不受干扰地工作。“未来学家可在‘雪龙2’号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也可赴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吴刚介绍,由于国内没有冰池做模拟实验,设计团队为此多次远赴芬兰,“未来我们要建设更多相关科...

标签: 发布日期:2018-09-11 04:49:10 Catid:478 Status:6

1417. 沪科技党委、沪科委集智攻关 塑造上海未来竞争优势 [100%]

...习中感到,需要提升创新源头供给水平和能力,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让更多学家的奇思妙想转化为能够具有应用价值的颠覆性技术,开拓更多重大科学研究领域的“无人区”;需加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攻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研力量体系,为争取国家实验室落户上海打下基础;需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全面落实上海科改“25条”;要更加积极...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8-21 11:01:33 Catid:478 Status:6

1418. 沪科技党委、沪科委集智攻关 塑造上海未来竞争优势 [100%]

...习中感到,需要提升创新源头供给水平和能力,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让更多学家的奇思妙想转化为能够具有应用价值的颠覆性技术,开拓更多重大科学研究领域的“无人区”;需加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攻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研力量体系,为争取国家实验室落户上海打下基础;需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全面落实上海科改“25条”;要更加积极...

标签: 发布日期:2019-08-21 08:25:13 Catid:478 Status:6

1419. 全身成像只需一次扫描 精准医学设备“扁鹊一号”原理样机年底完成 [100%]

...坛上获得的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学家詹启敏一直以来都为精准医学在国内的应用而呼吁。詹启敏认为,精准医学要求有大量的分析数据,如果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分子诊断、人工智能等能很快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医学将会展开另外一副全新的图景。而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扁鹊一号”正是展开这幅全新图...

标签:“扁鹊一号” 精准医学设备 发布日期:2019-10-14 04:32:07 Catid:1830 Status:6

1420. 探月工程收官之战:嫦娥五号开启月球“挖土”之旅 [100%]

...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除科学意义外,月壤还含有丰富的资源。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相关专家介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红色玻璃形式颗粒,这些颗粒一般富...

标签:嫦娥五号 发布日期:2020-11-24 10:02:04 Catid:565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