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64,739项。(搜索耗时:0.1578秒) [XML]

1041.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看点? [100%]

...才梯队培养、实体产业落地……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更新换代。1月15日,AI青年科学家联盟多位专家在上海表示,2019年,中国AI产业的发展将逐步走向成熟。  ——趋势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系统化发力 2018年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元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不少学校开始申请人工智...

标签:人工智能 发布日期:2019-01-18 09:46:03 Catid:1159 Status:6

1042. 《21世纪资本论》作者皮凯蒂拒受法国最高荣誉 [100%]

  法国知名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1月1日表示,拒绝接受法国政府授予的荣誉军团勋章。  皮凯蒂给出的理由是,政府的角色“并非决定谁值得尊敬”,而应专注于欧洲及法国的经济复兴。  拒绝最高荣誉  法国政府1月1日公布的名单显示,包括皮凯蒂在内的多名人士被授予象征最高荣誉的荣誉军团勋章。其他被授...

标签:法国 荣誉 勋章 发布日期:2015-01-04 10:18:57 Catid:565 Status:6

1043. 让智慧之光照亮荆楚乡村振兴之路 [100%]

项俊平本报记者|李建民 “乡村振兴需要科学家的参与。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引导更多的新技术、新成果汇集乡村,让乡村振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平台。”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在2022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现场,向与会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分享了自己从科研到...

标签: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12-22 11:47:47 Catid:1830 Status:6

1044. 解决好这3个关键词,我国或成世界农业科技中心 [100%]

...归功于我国水稻科学领域的两次重大进步。 万建民介绍,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利用矮秆基因将水稻株高从1.69米左右降到80至100厘米,使水稻更加抗倒伏从而提升产量;第二次是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对水稻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另一种基因使水稻产量进一步大幅提升。 未来,我国水稻科技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育种技术与基因组学、基因编辑...

标签:农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9-10-10 09:24:11 Catid:565 Status:6

1045. 新方法可在室温下制造捕获“短命”三粒子,促进量子计算发展 [100%]

...th="400" alt="由UMD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在室温下制造并捕获三粒子的方法。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 由UMD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在室温下制造并捕获三粒子的方法。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由美国马里兰大学(UMD)主导的一项新研究,开发出一种在室温下合成并捕获三...

标签:三粒子 发布日期:2019-10-18 02:38:43 Catid:1830 Status:6

1046.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6亿年前或给出答案 [100%]

...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在古老的磷矿石中,埋藏着全球最古老的动物化石。科学家在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大约距今6.1亿年前),为研究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记录。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所在的团队是国际上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课题组之一。 通过仔细的挖掘采集,科...

标签:化石 鸡蛋 发布日期:2019-12-05 03:26:05 Catid:1830 Status:6

1047. 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揭晓 这些研究对你有啥影响? [100%]

...有时会把考察期拉长至数十年。也正因如此,经济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高达67岁。 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在20世纪90年代,因“机制设计理论”相关研究倍受赞誉。然而直到2007年,时年90岁的他才获诺奖“青睐”。他为此调侃,“对于诺贝尔奖来说,我已经太老了。”

标签:诺贝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布日期:2019-10-14 05:57:38 Catid:1830 Status:6

1048. “Alpha峰会”在沪召开 中外学者探讨全球金融市场最佳投资机会 [100%]

...旨。今年华尔街见闻有三个重要的新进展:第一,华尔街见闻将成立研究院,邀请了知名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担任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升华尔街见闻在全球宏观、固收、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内容覆盖;第二、华尔街见闻启动了“点金石”最佳分析师评选,希望帮助投资者用户找到全市场最好的思考与观点;第三、华尔街见闻和金融领袖合作,在近期推出了年度...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2-15 08:45:22 Catid:479 Status:6

1049. “中国天眼”将建扩展阵 为寻找地外生命“做功课” [100%]

“中国天眼”要迈出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了。 科学家认为,宜居的星球除了应当有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磁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锁定太阳系外的太空,在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范围内寻找与地球一样拥有磁场的行星,助力寻找地外生命。近期,中法等国天文学家在《天文...

标签: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发布日期:2019-08-01 08:35:29 Catid:565 Status:6

1050. 这项“世界之最”由普陀人创造! [100%]

号外!号外!咱们普陀区的这位科学家厉害了。他研发出了只有0.12毫米厚的玻璃,堪称玻璃界“奥斯卡”,也是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哦!0.12毫米什么概念啊?几乎等同于一张A4打印纸那么薄!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材料科学与技术大会暨美国陶瓷学会第120届年会在俄亥俄州召开,研发出目前世界最薄玻璃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彭寿凭此一举摘得被誉为世界玻璃行业的“...

标签: 发布日期:2018-10-30 10:49:32 Catid:478 Statu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