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654,519项。(搜索耗时:0.1128秒) [XML]

991. 美航天局医疗人员:严防新冠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 [100%]

...值守任务的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两名美国宇航员定于4月17日搭乘俄“联盟MS-15”飞船返回地球,并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附近着陆。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日前表示,没有必要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返回地球,俄专家将抵达降落地点接回宇航员。

标签:新冠病毒 发布日期:2020-04-01 05:22:30 Catid:1855 Status:6

992.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因病在武汉逝世 [100%]

...,1932年10月22日出生于天津,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退休。曾任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中国代表、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宁津生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该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他的部分研究成果被作为中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他曾为确定中国大地水准面提供了一种...

标签:武汉 院士 宁津生 发布日期:2020-03-16 08:49:11 Catid:565 Status:6

993. “立扫把”挑战风靡全网 NASA:简单的物理原因 [100%]

...在每一天都有效。 此前,不少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美国宇航局说由于地球受太阳引力的关系,2月10日是对物体的引力最小,一年中唯一可以让扫把站起来的日子。于是引发全网参与“立扫把挑战”。 对此,美国宇航局专门请宇航员阿尔文·德鲁(Alvin Drew)和科学家莎拉·诺布尔(Sarah Noble)拍摄了一个视频来辟谣,表示立扫帚和地球引力...

标签:立扫把挑战 发布日期:2020-02-12 06:13:43 Catid:1830 Status:6

994. 中国2020年将发射嫦娥五号 拟着陆于月球风暴洋西北部地区 [100%]

...达月球后,将在月球风暴洋西北部地区着陆,采集样本后,返回器在月表点火起飞,最终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直接发射至地球到月球的转移轨道,先后经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共11个飞行阶段,最终在内蒙古四...

标签:探月 发布日期:2020-01-18 05:45:47 Catid:1830 Status:6

995. NASA发现首颗潜在宜居行星 [100%]

中国发展网 1月7日,在夏威夷檀香山举办的美国天文学第235次会议上,NASA公布,他们的行星搜索计划(TESS)发现了首颗潜在的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与地球大小相似,这颗行星围绕距离地球100光年的恒星运行,该恒星表面温度为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

标签:nasa 宜居行星 发布日期:2020-01-07 04:24:37 Catid:1830 Status:6

996. 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满一周年 [100%]

...其等介绍了有关情况。 据介绍,2019年,通过实施7箭10星高密度发射,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号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今年12月16日,北斗三号系统完成了由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核心星座的部署。“让北斗三号在提供全球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可靠,精度更高、性能更好。”冉承其说。

标签:北斗三号 发布日期:2019-12-28 03:37:13 Catid:565 Status:6

997. 美《科学》杂志评选出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100%]

...,一种由鹰嘴豆、香蕉、大豆和花生粉组成的补充剂可改善肠道微生物。 “小行星撞地球”新证据:从墨西哥近海海底撞击坑采集的岩石,“记录”了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糟糕一天”。 迄今探测的最遥远太阳系天体:“新视野”号探测器拍下了“阿罗科斯”(曾用名“天涯海角”)的图像,有望提供太阳系起源和演化...

标签:科学 发布日期:2019-12-21 12:57:45 Catid:1830 Status:6

998. 日本将开设宇宙直播站 [100%]

...quo;,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计划以ISS的日本太空实验楼“希望号”(在地球上空400公里处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绕地飞行)为媒体平台,促进“太空民主化”。 Bascule预定于2020年以后的第一阶段,在“希望号”舱内开设节目直播站“希望号太空直播站”,与长期生活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一起,利用太空中设置的显示器,在太空和地...

标签:日本 宇宙直播站 发布日期:2019-12-12 05:18:08 Catid:1830 Status:6

999. 新方法利用叠加态原子测量引力 有助了解暗物质“性格” [100%]

...测量了每个原子的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会受到引力的影响,叠加态原子对中的两个原子与地球的距离不同,导致引力对其波粒二象性的影响不同,研究人员可通过波粒二象性的差异测量出引力。 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由于被测原子是固定的,研究人员可以长时间进行观测。这个方法还可用于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例如大理石对一个原子的引力。此外,由于测量设...

标签:叠加态原子 测量引力 暗物质“性格” 发布日期:2019-11-12 12:44:22 Catid:1830 Status:6

1000. 中国高分16米数据正式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100%]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杨璐记者付毅飞)记者6日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地球观测组织(GEO)2019年会议周日前在澳大利亚开幕,该局在会上推出“中国国家航天局高分卫星16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CNSA-GEO平台)”,发布相关数据政策,宣布正式将中国高分16米数据对外开放共享。 这是国家航天局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航天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

标签:高分16米 数据 全球开放 发布日期:2019-11-07 01:47:07 Catid:565 Status:6